写作题(本大题 1 小题,50 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历年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作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历年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作文(教师笔试干货历年作文锦集)

历年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作文

写作题(本大题 1 小题,50 分)

问: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当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的痛。这一建于 100 多年前的哥特式老建筑,被誉为“20 世纪初世界上优秀的交通建筑,是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建筑作品”。最近,当地媒体就复建展开新一轮调查投票,想弥补当年的遗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答:【思路点拨】

第一步:审题。

(1)审文体:文体要求论说文。

(2)审主题:本题属于话题作文,需要根据材料的中心思想拟定作文的中心议题。本段材料围绕要不要复建已经拆除的老火车站进行争论,是一则关注社会现实的材料。无论考生写同意或不同意复建,根本立意点在于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敲醒警钟,不能总是等破坏后修建,而应弘扬和保护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立意: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可以从“保护文物”“弘扬民族文化”等入手写作。

(3)审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 800 字。

第二步:列提纲。

分论点:

(1)文物就是历史,保护与传承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2)旧貌无可替代,“新颜”却可以绽放别样的光辉。

(3)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

第三步:组织语言,搜集材料,使用准确的表达方式。

第四步:下笔写作,字迹工整。

【参考范文】

风雨兼程,不忘传承

济南老火车站曾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被某德国刊物誉为“远东第一站”,是 20 世纪初德国著名

建筑师赫尔曼设计建造的哥特式、折中主义的建筑,也是以前济南著名的地标建筑。1992 年,在一片反对声中,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21 年后,市政府又宣布“复建”老火车站,认为其是济南市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济南市民的情结。但同样有人接受不了,认为拆了真火车站,复建赝品,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拆一建的历史过程却值得我们深思。文物承载着历史,记录着文明,传播着文化。新颜可否代替

旧貌?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要攻打北京城的时候,派人拿着一张北京的军事地图找到梁思成,希望梁思成能在这里描绘出哪些古建筑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从而避免攻城的时候这些建筑被毁掉。很多时候,若是在拆掉的时候多一些思考,我们就会得到瑰宝。中国曾经是文物流失大国,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无数国宝流失海外。

旧貌无可替代,“新颜”却可以绽放别样的光辉。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栏目的热播,我们了解了精美绝伦的文物背后传奇的故事,对那些流落海外的文物和在历史中毁灭的宝物满怀遗憾。所以,我们想复刻,重建,再现。河南博物院内有一件“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青铜器,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该文物出土时,残破不堪,但是人们想的从来不是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铜禁去代替它,而是尽量去恢复它的原貌。现如今云纹铜禁闻名遐迩,所呈现的“新颜”却是飞机发动机叶片。同时,中国人将古老的失蜡法用于飞机发动机的制造,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拥有自主研制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不要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要传承、创新,发扬民族精神。育人亦如此,以学生的底色为根据,不抹杀学生的个性,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