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常见,那是电视里,各类家庭伦理或是古装题材剧,从贵妃到皇太后,从婆婆到丈母娘;潘虹也不常见,在舞台上,从《雷雨》中的“繁漪”到《繁花》第二季中的黎老师(读书人的遗孀),时隔17年,终于能看到金鸡百花华表奖大满贯的真正实力了。

11月28日至12月5日,舞台剧《繁花》第二季将在美琪大戏院上演,等待四年,繁花迷的梦终于开启新篇章。9月30日下午2点,全网开票。

潘虹年轻演的清宫剧(繁漪入繁花时隔十七年)(1)

图说:舞台剧《繁花》第二季海报 官方图

现象级舞台剧《繁花》根据金宇澄同名小说《繁花》改编,于2018年首演伊始,便设立“舞台连续剧”的创作概念,以三季的体量完成这本巨著的舞台演绎,三季之间彼此独立又互相勾连。截至2021年“封箱演出”,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四年时间累计演出56场,口碑爆棚,几度引发“繁花”热,开创出独特的“繁花体”舞台美学。

《繁花》第一季采用上世纪60与90年代两条时间线交叉跳跃,将原著中的三兄弟(阿宝、沪生与小毛)从“相识到绝交”的过程作为全剧线索。第二季则描述三兄弟如何从“绝交到重逢”,来串起新一季纷繁故事。十多个新角色飞花扑蝶,陶陶、梅瑞、小琴、春香、雪芝、黎老师、芳妹、潘静、玲子、阿宝爸爸等相继登场,一桌况味纷杂的盛宴,一场此生难得的唏嘘……

作为“繁花三部曲”的中部曲,第二季承上启下,力图呈现这座城市坚韧独特的性格,以献给历经风雨依然奋力前行的人们,以及终究会在生命画卷中闪闪发光的每一段日常。

第二季的构思及创作,沿用以原著作者金宇澄、编剧温方伊、导演马俊丰为主导的“创作金三角”模式,由舞美设计师刘科栋操刀,结合上海建筑特色与原著《繁花》中的特殊时代语汇,力求突破第一季的舞美框架,追求舞台语言上的“纵深感”“诗意感”与“想象力”,传递给观众可供遐想的解读空间。

如果说舞台剧《繁花》第一季的整体语汇是“时代肌理,当代表达”,联合出品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五盟文化与主创团队则致力于让第二季在“当代表达”上更进一步——从“相对写实”走向“相对写意”,达到承续城市精神,又崭新城市风貌的目的,展现出“记忆中的上海”“现在的上海”与“将来的上海”。(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