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网暴已经彻底改变了我的心境(该死的网暴需要这样回击)(1)

宇宙上有一种力量叫做熵,而这种无法抵抗的力量就是熵增。

德国数学克劳修斯的热力第二定律,就是引入了熵的概念,来描述这种不可逆过程。

听着是宏观的物理定律,但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就是在对抗着这种“熵增”,

在任何环境、任何事物中,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直到死亡,世间万物都是这样。

一个新事物诞生时,它是新的,简单的,好维持的,甚至大家还不足够了解到,没有太多的破坏因子,所以好管理,有着秩序感。

就和我们刚申请微信、QQ 一样,开始就只有自己关系最好的一些亲戚朋友或者同事,很好管理也不会错过消息甚至可以刷到她们发的每一条朋友圈,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我们加了各种群、各种好友,慢慢的我们几小时不看信息,可能已经超过了提示未读信息的上限,无数的群信息,无数的朋友圈。

一场网暴已经彻底改变了我的心境(该死的网暴需要这样回击)(2)

人类的细胞也是,细胞越老,端粒的长度就越短,细胞不断分裂,每分裂一次,就缩短一点,直道磨损的只剩下残根,细胞就无限接近于衰老灭亡。

互联网的发展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也就是二战后的冷战期间,漂亮国军方为了保证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剩下的部分仍然可以保持通信,就是这4台计算机进行了联机实验,成了互联网的前身。

到了1974年,Vint Cerf也就是谷歌的副总裁,和他的好友Bob Kahn一起发明了TCP/IP协议,慢慢的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商业公司的兴趣,于是继军用和科研用途后,民用的互联网迅速得到发展,也彻底了摆脱了查询工具的标签。

90年末到千禧年左右,那时候大家想上网交流意见,只能去“聊天室”,那时候网络的环境很单纯,你很容易在聊天室找到一个陌生且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之前部门的一个年长的女性,她和老公就是聊天室的网友奔现,据她说2000年左右很流行找网友,她和他老公就是在同城聊天室认识的。

大家又在固定的时间上网,所以同城聊天室差不多就是那些人(据说那时候是拨号上网,也就是需要电话线连接网络,如果上网的时候,电话就会占线无法拨打成功。)

但是大家的时间总不能凑的那么好,经常会遇到某个人有事耽误了,但是另一个人等了一会见没人就下线了。所以能在那个时候奔现,还是需要缘分和勇气的。

一场网暴已经彻底改变了我的心境(该死的网暴需要这样回击)(3)

但是那时候的网恋都非常单纯,和风气也有关系,很少发生同时聊骚多人的情况,毕竟时间管理大师也需要设备工具的加持,你在聊天室一等等半天,而且还不能在同一个聊天室,真的非常费时费力。

现在的互联网包罗万象,各种信息需要我们自己有能力去辨别和认知,不然容易遭遇杀猪盘或者网暴。

社交网络就是无论身份年龄,只要一键登录网络账号,就成为了一个可以随意批判他人的法官,他的价值观就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为了达成自己的攻击目标,购买水军去攻击,也就是有组织、有策划、甚至还催生了一条产业链。

这几年出现了震惊全网的网暴事件络绎不绝,就说说最近的几件事:

一名叫罗小喵的网红在直播的过程中被人怂恿喝农药最后就离开了人世;还有刘学州自杀事件,以及最近的上海女子打赏200元给外卖小哥被网暴后跳楼的事件。

都让人唏嘘,但追究网暴者的刑事责任基本是没可能的,这就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

但是你会发现这几类人最容易成为网暴的受害者

那么作为一个吃瓜的网民,我们怎么做?当遭遇网暴的时候,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希望这篇文章真的能够帮到你。建立自己内在的秩序,去抵抗面对这个熵增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