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这个成语,出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名篇《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语。“粟”本义是“谷子”,去壳后叫“小米”(《辞海》)。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中的注释、《语文教学参考》中的译文以及各种成语词典等,对“沧海一粟”字面意思的解释,几乎无一例外地说成是“大海中的一粒谷子(小米)”。我个人以为,这一理解值得商榷。
我们知道,对类似成语的理解,虽然重在“喻义”的把握,但对字面意思也不可小觑,因为“喻义”源于对字面意思的归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沧海一粟”的字面是个比喻:把“大自然中的个人”比作“沧海中的一粟”;同时也是个对比:将“极小”(一粟)之物置于“极大”(沧海)背景之中,以凸显“生命个体之极其渺小微乎其微”。但把生命个体比作浩瀚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总给人一种不够自然、不合事理的感觉。我们可能不禁要问,大海中怎么会有“农作物”呢?把它理解成是“大海中的一粒沙子”岂不更近事理?
“修辞立其诚”。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北风行》中放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有人曾质疑“雪花大如席”,认为说得太离谱。鲁迅先生曾站出来说道:“‘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同理,把“沧海一粟”释为“大海中的一粒‘沙子’”,有事实基础,顺理成章;而硬要说成“大海中的一粒谷米”却分明是生拉硬扯,令人费解。
那么,“粟”究竟能不能理解成“沙子”呢?答案是肯定的。《山海经·南山经》中有句话“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晋代郭璞注:“细丹沙如粟也”。可见,原文中的“丹粟”指的是“丹沙”,“粟”即“沙子”。又如《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粟”条第四义项释为“泛指粟状物”,所附例句正是《赤壁赋》中的“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中的“粟状物”不就是“沙子”吗?
(本人作品。原载《读写月报•高中版》2009.9)
【友情请求:初来头条,有缘相见。整理简单,创新不易。如果您认可“语文新思维”,敬请点赞转发,雅评留言;若能“关注”,倍感荣幸;互通有无,增进情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