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苏德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苏联红军炮兵总局布置了自行火炮的研制任务,起初的定位是用来轰击堡垒,后来演化成KV-14即SU-152自行火炮,研制时间仅仅是一个月!

大口径战车

整个计划起源于1942年9月15日至10月1日的设想,当时苏联红军炮兵总局否决了双炮塔的设计方案,命令乌拉尔的100号工厂设计一种使用ML-20式火炮的自行火炮方案。

此时,车里雅宾斯克的坦克工厂都在忙着生产T-34坦克,更何况,坦克工业人民政委 И.М.萨尔茨曼在1942年9月下令集中精力增产T-34。

不过到了1942年底,著名设计师科京牵头开始起草方案,当时科京画了一张草图——KV-1S重型坦克(КВ-1С,也就是简化了结构的改进型)底盘上安装一门152毫米炮,没有炮塔转动结构,只有一个固定战斗室。设计师们画了出了布局图。但是设计师费多尔丘克和泽尔策尔发现底盘前部悬挂超载,炮管过度突出。除此之外,没有过多的分歧,主炮、底盘和主要生产设备都是现成的,设计和生产工作总量都不大,设计师们花了一个月,已经拿出了SU-152原型。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1)

车里雅宾斯克的SU-152

1943年1月3日,炮兵总局的代表观看了几个方案。

第一个是9号工厂设计局的,底盘采用KV-1S底盘的改进型ZIK-20(ЗИК-20),本意是降低重量,但是依然达到了47-48吨,主炮也需要改变结构。苏军的代表看了图纸和战斗室模型之后,否决了这个对生产线要做许多改动的设计。

车里雅宾斯克第2特别设计局有两个方案,一是把KV-1S底盘加长450毫米,负重轮数量不变,但间距增加,从而使得底盘通过松软地形的能力也降低了。所以也被否决。

最终获胜的是他们的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不改动KV-1S的底盘和ML-2榴弹炮,它的战斗重量是45.5吨,是3个方案中最轻的,战斗室的布局也令苏军满意,也许它仍需改进,但最符合炮兵总局的设想。

一个月交付

1943年1月4日,斯大林签署了国防人民委员会会第2692号命令《关于制造基于KV-1S坦克的152毫米自行火炮》,要求很高:1月23日之前交付,31日前开始原型车试验。

第2特别设计局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忙碌起来,1月8日就开始生产零件,11日开始切割零件,14日已经组成了战斗室的零件。

1月17日,开始把战斗室安装在KV-1S的底盘上。次日上午,原型车的框架已运抵200号工厂,同一天,工厂把发动机、变速箱、扭杆等零件安装在原型车上。

与此同时,第172工厂在紧锣密鼓地制造ML-20式152毫米榴弹炮的自行火炮版本。1943年1月11日,这门炮被命名为ML-20S,带有巨大的火炮防盾,防盾上为后座装置开了孔,正常情况下用盖子封闭,开关由液压装置控制。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2)

ML-20

由于如果去掉炮口制退器会引起结构上的巨大变化,所以不改动主炮。根据苏军的要求,原来的后座装置拆除,改为短程后座装置,重新安装高低机和方向机。另外,主炮安装位置不是正中心,而是略微靠右的位置。

ML-20S与牵引式榴弹炮不同,它的主要功能变为直射,所以安装了T-9(TOD-9)式瞄准具,它从KT-1瞄准器改进而来,最初是为KV-2重型坦克设计的,不过T-9也只是临时装备,不久后被T-10(后来改名为ST-10)瞄准器取代,T-10是为ML-20的弹道专门设计的。

车内布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实际车组为5人,其中车长兼任无线电操作员。此外,KV-1S坦克的常规油箱被改为放置在战斗室右侧的480升油箱。这种布局增加了被敌军击穿的几率,不过是为了总体性能而妥协的设计。

1月23日,车体组装完成,次日,主炮安装完成。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性能测试,按照计划,SU-152总共要行驶200千米,发射296发炮弹。

SU-152未能完成200千米的行驶测试——道路上覆盖着积雪,气温是零下42度,油箱里有水,导致发动机频繁停机。所以SU-152在13小时内行驶了85千米。

至于射击试验也进行了改动,没有射击296发,而是改为234发,其中100发是强装药。试验中没有发现主炮发生变形。实际射速为平均每分钟2.8发,低于预期,不过考虑到152毫米口径,这个水平相当不错了。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3)

(战斗室上写着СМЕРТЬ НЕМЕЦКМ ОККУПАНТАМ,意思是消灭侵略者)

根据测试结果,委员会得出以下结论:

1. 基洛夫工厂、172工厂和国防人民委员第9局用1937年式152毫米炮与KV-1S坦克底盘相结合设计了一种自行火炮原型车,“莫洛托夫”172号工厂负责生产火炮部分,基洛夫工厂负责底盘部分。自行火炮原型车满足设计需求,通过了测试。

2.这种自行火炮符合红军炮兵的要求,请求按照报告第六部分A章节的建议立即投入大规模生产。

3.应当信任基洛夫工厂、172工厂和国防人民委员第9局提出的修改建议,在本年度3月15日提交炮兵委员会讨论。

与当时也在研制和生产的SU-122和SU-76相比,SU-152的改动很少。当然,委员会在一项清单中建议扩大战斗室体积,为主炮加上楔形炮闩,把油箱布置在远离战斗室的地方。不过实际上没有进行这些改动。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4)

斯大林视察SU-152

数量与速度

1943年2月14日,斯大林签署了2883号命令,计划2月生产30辆,3月生产75辆。附带的协议将每辆的费用定为26.5万卢布。由于2月的零件匮乏,实际上2月生产15辆,而3月是90辆。

1943年3月,SU-152进行了一些修改,增加了后视镜,车体右后方备了一把鹤嘴锄,另外简化了扶手和部分车体的加工,以便缩短工时。

和苏联在战时生产的许多武器一样,SU-152除了采取一些措施缩短工时,对部分工艺的简化也采取了容忍的态度。

1943年4月,SU-152这个正式名称被确立下来,到了8月,每辆的费用降到25万卢布。到9月底,SU-152进行了生产中的最后一次大改动,在战斗室后方加装通风装置。这是1943年9月8日的 新式坦克装甲车辆展示会上,斯大林亲自下令解决的。从9月23日起,SU-152的战斗室后方加装2台风扇。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5)

可看到SU-152早期没有散热

10月,由于采用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底盘的ISU-152自行火炮开始测试,SU-152逐步停止生产,最后一辆SU-152于11月20日前制造完成。包括原型机在内,SU-152总产量达670辆。

编制与评价

1943年2月14日,苏联国防委员会的第2889号命令规定了SU-152的编制。计划组建16个重型自行火炮团,每个团12辆SU-152,下辖6个连,每个连2辆。团部是1辆KV-1重型坦克和1辆BA-64装甲车。

这个编制的级别显然有点高,作为对比,德军装备虎式的重装甲营,一共45辆坦克,每个排4辆,营部连和连部也编有坦克。或许苏联方面是为了方便指挥,SU-152分队的指挥员定为团长而不是营长连长,从级别上就断绝了SU-152部队被轻率地投入小规模作战的可能性。

作战部队总结了SU-152的一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

SU-152和SU-76不同,其电机没有问题,也没有SU-122那么拥挤,且有望远式瞄准具,非常方便。

虽然它一开始没有穿甲弹,但自库尔斯克战役首次亮相以来,即便是使用榴弹也能对德军坦克造成可怕的伤害。苏军前线部队发现,它那43千克的炮弹打在普通坦克上,让目标直接变形,打在重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上,就算打不穿,也就毁坏目标的零件。有些德军官兵甚至以为遭到了170毫米加农炮(德军的K18就是此口径)的射击。而BR-540式穿甲弹,一直到1943年6月14日才开始下发。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6)

SU-152渡河

因此,苏军称之为“动物猎手”,这也很好理解,德军各种坦克和坦克歼击车都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动物绰号,比如虎式,象式,黑豹,狼(三号坦克),军马(四号坦克)之类的。

缺点:

有作战部队抱怨战斗室的视野比较差,潜望式观察镜的死角较大。另外很多自行火炮团抱怨20发备弹量实在太少了,所以自作主张又硬塞了5发进去。

另外,战斗室附近的油箱拉低了车组的战场生存率,主炮方向机也不是很成功,在某些角度下,它会抵着驾驶员的右肩和后背,让人很不舒服。

目前su152是否在服役(狩猎猛兽的大口径杀手)(7)

战斗室示意图

不过总的来说,SU-152自行火炮在投入战场后发挥了优秀作用,它不见得是“碉堡毁灭者”,却在坦克歼击车的角色下干得不错,在T-34/85和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大量装备苏军之前,是阻击德军重型战车的重要角色。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