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平

“水库中心那个岛就是村子的中心。”

“看这树丛里,原来有口古井。”老人平静的说,“面貌都大变了”。

碧波荡漾的永丰水库在青青杨山的映衬下宁静而祥和,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不仔细聆听,谁知道她历经了如此的沧桑?

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的历史(巢湖西乡记事郭家疃的变迁)(1)

巢湖北岸的居民有着鲜明的移民特点,环西黄山四周民间有“九疃、十八户唐、二十四罗”之说。翻开康熙《巢县志》有疃一目:“张家疃、刘家疃、洪家疃、王家疃、黄家疃、唐疃、郭疃、管家疃,以上诸疃,俱在西乡”的记载。明确的是“八疃”,如果是“九疃”是否包括长临河得罗家疃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其它几疃均在。疃一般解释为:“村庄的名字”。有的资料说,“疃者,田、童也,先有田,留童于田也。”也就是说典型的移民色彩。在巢湖北岸带有“疃”的村子都是大村子,而今天在永丰水库北侧的郭家疃仅98户、366人了。按照老人的说法,今天的郭家疃已经非昔日之郭家疃了,老郭家疃消失了!

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的历史(巢湖西乡记事郭家疃的变迁)(2)

据老人回忆,1936编篡修订的郭氏家谱记载:明朝初年,郭家疃的祖先为逃避战乱,从苏州阊门外的“郭家墩”逃亡至此地落户。郭姓有八个儿子,老夫人李氏,郭姓和姻亲李姓一起流亡。因此,在老郭疃也有“郭家公、李家婆”一说;又因郭姓曾经过继第八子给李姓一支,故又有“郭氏七份,李氏一份”的说法,所以老郭家疃的郭、李两姓不开亲。老郭疃在杨山北麓开枝散叶,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村子。鼎盛时期,老郭家疃村民达一千二百多人,村边有三口大塘,村内有油坊、碾房、澡堂、戏台、学校……设施一应齐全。目前郭家疃郭姓传至二十一代,字辈为:“天长地久,人寿年丰,大同华国,立正举中……”

老郭家疃的衰落是两次历史大变革造成的。一次是国民党溃退台湾,一次是杨山北面永丰水库的修建。特别是第二次,让老郭家疃彻底走向衰微,甚至可以说是消失。

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溃退的国民党军迅速南逃同时,到处抓壮丁补充兵源。老郭家疃处于合巢交界的交通要道上,这个大村子遭到国民党军的连夜横扫,一夜抓走四五十名青壮年为丁!四五十名年轻力壮的男丁对于这样一千多人的村子也不是个小数目。

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的历史(巢湖西乡记事郭家疃的变迁)(3)

随着解放战争结束,郭家疃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大跃进”期间,根据“兴修水利”的最高指示,1959年秋至1960年冬天烔炀乡在杨山北修建永丰水库,永丰水库面积450亩,灌溉面积达3370亩。这时正值当地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时期,老郭家疃在永丰水库库区的正中间。粮食短缺,故土难离,库区很快面临蓄水。老郭家疃人能投亲投亲,能靠友的靠友,剩下的按照房、份搬至上周、朝阳庵、朝阳大队示范队驻点处(今示范场村)等高地人字棚暂住……

从1962年开始,不屈的郭家疃人开始纷纷在水库四周,围绕老郭家疃择地重建家园。一部分在朝阳大队示范队生根,即今天的示范场村;一部分在朝阳大队专业队落户,即今郭分队村,据说这支什么都丢失了,最苦、最穷;一支搬到许家岗、许家冲(许氏此时已迁走,今天水库东北角一口古井即许氏所用)住家,即今天水库埂村所在地;较大一部分在朝阳大队妇女种棉基地的滩涂重建,即今天的郭疃,当地人称“三八滩”。

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的历史(巢湖西乡记事郭家疃的变迁)(4)

为了节省建筑材料,在省农业厅的宗亲郭大贵帮助下,村民自筹资金,统一规划,一栋房子两三家完全连在一起——两家就可以省一堵墙,整齐划一。这就是今天我们到这几个村子都能见到有的老房子有明显的规划痕迹的原因。当然,水库埂下面,新岗村(又叫白路岗)路南几户均姓郭,和郭家疃一宗,却非此时搬迁。至此,老郭家疃彻底一分为四,但四村加起来人口也从此没超过老郭家疃了!

聪明、勤奋老郭家疃人文教昌盛,人才辈出。近代的著名教授、歌唱家、教师、商人……比比皆是。往前可以叙到的是远近闻名的郭俊,字逸才,晚清秀才教书为业,性耿直。据老人回忆、结合《烔炀区志》可知,1905年,巢湖地区大旱,粮价飞涨。郭俊邀请武林高手蒋正荣——当地人称蒋小猴子,做保镖去巢县勒令县谷仓负责人开仓放粮,无果,又强行卖粮三日!后被官府定罪,关押安庆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释放;1934年大旱,郭大先生怒斗大地主丁浩之,一直告到安徽省府,……结果失败。回家后编题为《醒后世》的“土豪三字经”。其事迹在烔炀、黄麓二地区广为流传。

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的历史(巢湖西乡记事郭家疃的变迁)(5)

在多次走访郭家疃往事过程中发现:老郭家疃文化遗失严重,老人传承较少;老郭家疃在郭俊主持下1936年曾修谱,已知残存于几家,可惜因种种原因未能得见;在含山县有一支老郭家疃的血脉,有全套老谱存在,也未能得见。

历史让这个巢湖北岸的“八疃”之一的老郭家疃失去了光环。在农村逐渐走向衰落的今天,如何让老郭家疃延续昔日辉煌,是老郭家疃的子孙后代们都关心的问题。

最忆是巢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