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麦田守望者读书交流稿(书香法苑是寻找)(1)

关注我们

是寻找,也是答案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徐丽娟

麦田守望者读书交流稿(书香法苑是寻找)(2)

我第一次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把主人公holden(霍尔顿)看做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来看。时隔六年,重新拾起这本书,发现以前的解读有些片面。其实这本书里不仅有身边很多人的影子,也有自己的故事。

小说中霍尔顿近乎可爱的固执总会让我们会心一笑。他明明分得出粗俗和优雅,却非要用不那么讨人喜欢的方式来彰显个性。他承认把鸭舌帽转到脑后戴十分粗俗,可他就喜欢这样戴,感觉自己这么戴看上去挺帅气。想想小时候的我们,是不是也曾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过很多傻事?后来在电影中看到一句话: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于他的独特性。慢慢就知道了,个体的独特性绝不是指穿着打扮和别人不同这么简单,最可贵的应该是灵魂的独特性。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自我的再教育,遇到的人,和面对这一切时的思考,这些在个体的头脑里都会留下痕迹,会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加厚重和与众不同。一个内心澄澈、眼神坚定的人,和一个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人站在一起,即使穿着一样的衣服,我们也能够辨别出两个人气质的差别;有的人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处处吹嘘“老子天下第一”,实则草包一个。而有的内心充盈却能够低调内敛,待人谦逊,与他交谈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当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收获的是掌声,有的人受到的是唾弃。两相对比,高下之分立显,这也是个体独特性的差别。

上班近一年,已渐渐熟悉了当前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刚毕业的时候,有些不适应。校园里的热热闹闹和下班后的无所事事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在无所事事中又充满光阴虚度的愧疚和惶恐,甚至一度陷入生活无意义的悲伤中无法自拔。环境的变迁,生活的变化,很多人由陌生变得熟悉或者由熟悉变得陌生,还有很多自己无法理解,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一切,都曾让我厌倦。生活中诸多的无奈和意料之外,都是社会向我们展现出的真实。当我从一片祥和的金字塔中走出来,一头扎进一个超出自己认知的陌生环境,也曾在别人的眼光里如履薄冰,也曾在莫名而来的打击中怀疑自己。我和一位长者聊天的时候感慨,生活好艰难啊!说完这句话我自己先笑了,我意识到在一位比自己年长近三十岁的人面前感叹生活艰难,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他说:等你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知道了,生老病死,世事无常,可我却只能看着,什么也做不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艰难。我无言以对,为自己对生活的失望和浪费感到羞愧。文章中弟弟的死,给霍尔顿带来的不只是悲伤,还有愤怒。那是对眼看着亲人离去却无可奈何,是对世界不公又无能为力的愤怒,大概这才是真正艰难的时刻吧!至于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业顺利、工作满意,我们所谓的“生活艰难”,不过是在经历着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些扫兴的过程。人生路上,有很多让人感到难过受挫的时刻;会遇到冷酷卑劣的人,来触碰我们的底线;也有很多自己笃信无疑的东西,被挑战,被摧毁。尽管这个过程漫长、痛苦,又无法与人言说,但我这是我们要长大的必经之路。霍尔顿是这样,有烦恼的维特是这样,很多人都是这样,所以我也不可避免会经历这些。少年霍尔顿在面对困惑的时候,尝试过挥霍、放纵、自暴自弃,却在清醒之后愈加空虚。好在,终于在深刻的疼痛和失望过后找到了自己要一辈子守望的麦田,心灵有所归属。或许对我们来说,学着沉默,学着体谅,放平心态,放过自己,寻找到那最值得的呵护和坚守的关键点,知足才常乐。

年少的霍尔顿,走在夜晚纽约的街头,听别人为不可笑的事情发笑,走在热热闹闹的人群里,他觉得那么孤独、那么沮丧。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欢快的,只有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是唯一被遗忘的,这让人多么难过。记得叔本华说过一句话: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庸俗。这是智者经历过风雨人生后的大彻大悟。他所谓的孤独,不是我们所谓的灵魂无所安放,更不是自虐式的选择让自己痛苦的生活方式,而是为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自我身心的和谐而选择的独处。而庸俗,则是混迹到人群中,进行一些毫无意义,只会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一部分自我的社交活动。环顾周围,在这浮躁的社会环境里,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刺激我们不做自己的信号。为追名逐利背信弃义,为金钱欲望丧失底线,为升官发财铤而走险。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这些人在年轻的时候,想必也是一腔热血,志存高远,最后却忘记初心,迷失自我,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落得被世人唾弃的下场。而在这样欲望爆炸的环境中,认识自己,不觊觎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守本心,便显得弥足珍贵。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所谓的浮躁,即心浮才会气躁。静下心来,集中意念,专心思考,学习,让自己沉淀下来,才能做成事;不急功近利,耐住性子,有自己的方向和节奏,才不会焦躁。如此,才能在浮躁的人群中洁身自好。这样的人,会加倍珍惜和享受没有人打扰的时间,又怎么会因为孤独而沮丧呢?

霍尔顿身上有太多和我们相似的地方,他的敏感、自卑,以及他对自己没有太多的信心。霍尔顿眼中的亲人,都很优秀。弟弟艾里,是世界上最善良的男孩儿;妹妹菲比,是他这辈子见过最漂亮、最聪明又最懂事的女孩儿;哥哥是作家,写出过很了不起的文章,后来又进了好莱坞。只有自己,成绩差,多次被退学,让父母失望。这样的他,却一心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亲人,想保护他们生活在干净、单纯的环境里。他擦掉写在学校墙上的脏字,他告诉别人自己讨厌的学校其实非常好,他会默默关心看起来很讨厌的同学。我们自己常常也是这样的啊!表面上倔强又嘴硬,其实有着善良而且柔软的心。只是年轻气盛的人,心理还不够强大,很多事情不会处理,想要认真努力,又怕做得多错得多;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有时候又觉得做什么都很难尽如人意。尽管这样,经历过很多让人伤心委屈想要妥协的时刻,却还是会不遗余力的守护住自己内心里很重要的东西,那些自己为人处事的底线、原则,工作中需要有的纪律、忠诚,对他人应有的尊重、理解。扪心自问,生而为人,若失去了这些,白天能否走得坦荡?午夜梦回的时候,会不会羞愧到失眠?

很多时候,我总是想要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关于我所未知的一切,关于我恐惧的哪些失去。后来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没有轨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人会对自己的心情感同身受。定义我的,恰恰是我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路漫漫其修远,这寻找的过程,便是成长,便是答案。有人说: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虽然我们已不能再用青春来诠释自己的年龄,但是,既然还会迷惘,那么在迷惘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或许可以借此让自己的灵魂常青。这样想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愿每一个霍尔顿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纯净麦田,在迷惘的时候,在孤独的时候,在挫折和质疑面前,依然能够坚定得去守望。

麦田守望者读书交流稿(书香法苑是寻找)(3)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微信ID:dongyingzhongyuan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