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减”,政策一出,学生欢呼雀跃,为自己肩上的重担卸下而快乐。但众多教师却陷入了两难境地,不知自己的“书”还要如何教下去。很多老师认为,“双减”就是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这样学生如何巩固知识,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这一疑问也在我心头存在了很长时间,“双减”政策下,我们必须找到一条优化语文作业的有效途径,这条“路”在哪呢?

解“难”先寻“因”。“双减”前我们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以下问题:作业机械重复、低质无趣、统一无差别、评价单一。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机械重复式作业,有的老师动辄是一行拼音一行字,隔天再从第一课再来一遍。甚至有的学生反映,老师让他们抄课文五遍,如果是古诗,多抄几遍也就罢了,抄得多了也自然就背熟了,但是长长的一个童话故事,抄五遍意义何在呢?这样低质无趣的作业,不要就学生,就是我们老师自己也无心去做。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要优化语文作业,首先要删减这些“低质无趣”的习题。记住字形,可从字形的构成入手,让学生解其意,记其形,避免重复无效的抄写;记住词语意思,可通过情境说话进行,避免词语解释的抄写或单调的背诵。第二是让作业具有趣味性。所谓的趣味性,即有创意,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觉完成作业。比如学完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可对其中一个情节进行改动,让学生接着写下去。通过这种改编故事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再如我们让学生阅读名著,可以通过辩论性作业来加深他们对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这样比起单一的布置阅读任务,然后发阅读提纲背诵的效果要好得多。第三是作业分层,我这里所说的“分层”,不是说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而是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不同。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极差,他们听到“作文”二字就唉声叹气,为了让大家愿意写,乐于写。我在班级开展了“自由创作”活动,让学生起笔名,用自己最喜爱的本子,写自己最想写的事,文体不限,字数不限。每周开展一次,每位同学都要参与活动,“我”作为读者(不是老师)在文后留下的是阅读的感悟,不是评价语。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尝到“作家”的滋味,兴趣大增。其实我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美名为“创作”的活动,让学生愿意动笔,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步子就稳了,快了。

作业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相信我们的每一份精心付出,终会铺就“双减”的康庄大道。(王晓松)

双减作业设计的总体框架(双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