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敲天鼓,禅音不可说。豹子奔跑时,四肢放松,胸背涌动,频繁交替。这个动态,叫胸腰折叠。内腔涌动,脊柱屈伸弹性,或前轮,或后轮,即使脚步没动,身体也在奔跑。太极拳,看似慢悠悠,运动量可不小,都是内动。他穿个宽大衣服,所以身法不显。

朝阳洒山川,月涌大江流。练拳时,身上别像块板。比如三换掌,看似手臂滚圈,实则胸腰折叠。前合后开,前开后合,不停滚动身法。身如大蟒,腹内滚珠。几斤的鱼,突然挣蹦起来,很难拿住,都是身上的劲。你总用手,则身子闲置。你多用身体,则手臂轻松。放松归放松,但从来不缺劲。

光会传递,雾会消散。在你迷惑时,总有一个人,他会出现,给你力量,弥补你的短板,告诉你方向,增强你的信念。终有一天,你步入正轨,练出了成绩,有了感悟,也变成照亮别人的人,这就是最大意义。以灯传灯,拳道不死。

初学提胯的方法(这种关系很微妙)(1)

一动无有不动,一圈无有不圈。多运动内腔,使内脏得到锻炼,这是好的。内脏许久不动,活力下降,蠕动减弱。尤其中年以后,需要一些内运动。太极是内动功法,通过腹腔运动,连同胸腔盆腔,都产生连续圈劲。固本培元,增强内能,此拳非常高明。

三尺水,十丈波。十个点,支持一个点。打个比方,说起式,缓缓抬手,周身各部位,都在支撑这个动作,而不是仅仅抬手。大家一起动,所有技术支持,把一双手抬起,这是太极拳法。这就好比,你推他手,就是推不动,撑着你的不是手,而是他的周身。

蔷薇带荆棘,寒风撞孤岛。练拳,是一辈子的事,千回百转。胯不开,自重下不去,就得先解决胯的问题。掖胯撑胯,慢慢练开胯,髋臼空间有了,落沉胯可以承接自重,才算练到。站桩,有很多小活。比如定一动一,定住肘不动,双肩灵活交错。然后,定住肩不动,两肋暗暗波动。

初学提胯的方法(这种关系很微妙)(2)

胯法就是手法。打个比方,还说拧螺丝,不会拧的,手酸胳膊累,会拧的,胯催着手拧,劲来自胯上,动态不一样。打拳也是,手指一捏,胯就落了。胯尖突崩,一掌拍出。顺势一个裆弧,手法消失,化于无形。手指轻轻一动,尾椎下意识也动,暗调平衡。

一套拳,我们很熟悉手法,手法含着胯劲,这是研究课题。叫人摸不着,是摸不着重心,虚虚实实的,不是摸不着手,手跑了没用,要动胯切换,手虽未动,胯位变了,手劲也就变了。最重要的是,通过打拳,体悟到手与胯的关系。

看一个人打拳,注意他的裆劲,裆劲与手法,有种默契,非常虚灵协调,这是高手。我认识个人,拳头顶着你,手臂不动,零距离,突然蹬胯,脊柱一涌,肩部放长,人被弹出三四米,他内空间大。当你打拳时,手臂怎么画圈,裆就怎么画圈,建立同步性,直到把胯轴,练得和手指一样练活,结构关系就通了,很多事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