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恰逢惊蛰、春分时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指每年农历二月二,是龙王露头的日子,这一天要下雨,而且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助龙的声威制伏百虫百害,使其不能危害庄稼。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中围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

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吃猪头等习俗。其中,“剃龙头”习俗,或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二月二”这天,许多人都要理发,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此外,“龙抬头”这天也有许多禁忌避讳,如在这天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忌担水,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等等。

二月二习俗和禁忌(二月二习俗和禁忌)(1)

二月二习俗和禁忌(二月二习俗和禁忌)(2)

二月二习俗和禁忌(二月二习俗和禁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