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原创稿

“我每天都期待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幕。”内蒙古土右旗肢体一级残疾人运动员张华很兴奋。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张华取得了两枚银牌的优异成绩。

残疾人运动员积极拼搏(残疾人运动员张华)(1)

10月23日,内蒙古队选手张华(左)、包红霞在女双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文摄

比赛两个月后,张华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路遥作品《人生》的读后感。她这样写到:“德顺老汉给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幸福,你手中正在做的事,脚下正在走的路,心中存有的不曾实现的梦想。一切且行且珍惜,原谅心中那个不强大的自己吧!”

2016年,一场车祸让张华变成了一个“不强大的自己”。七颗颈椎神经中第3颗、第5颗、第6颗粉碎,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车祸的瞬间,张华的身份从西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变成了高位瘫痪的残疾人。

残疾人运动员积极拼搏(残疾人运动员张华)(2)

车祸前的张华。受访者供图

“我以前说话,声音没有这么粗的。”张华说:“从出车祸起,我用了2年时间才让自己说话的时候看起来正常。”因为颈椎受损影响了吞咽功能,张华的气息不足,一开始无法出声。那段时间,张华与人沟通只能依靠“对嘴型”。

“我的嘴能动,但是发不出声音,父母就根据我的嘴型猜我想说什么。”讲半个小时话下来,张华便开始喘气,但她的声音一直很清晰:“无论如何,我都不想放弃,我就是不想认输。”

就是这份不服输,残疾人的身份反而给张华贴上了正向标签:乡村教师和专业乒乓球运动员。

“虽然我的身体残疾了,腿不能行、手不能用,但我还有我的大脑。这么多年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白白浪费了。”张华是内蒙古土右旗明沙淖乡大城西村人,“农村很缺老师,农村的娃娃们很需要老师。”张华说:“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去延长,但是我们可以去扩宽生命的宽度。就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给村里的孩子们补习功课。”补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的成绩一直在上升,张华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信任。

残疾人运动员积极拼搏(残疾人运动员张华)(3)

张华和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对张华来说,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份标签来得有点意外。

出车祸后,二十多岁的姑娘没有就此颓废,她开始积极配合医生做康复训练。张华开通了直播间,将训练过程全程直播。“除了直播康复训练的过程,我还会在直播间里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经历,就这样认识了盖教练。”张华说到盖丽芳教练时,语气欢快起来。

2019年,盖丽芳教练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发现了张华。盖丽芳认为张华这种不服输、不认命的态度非常适合竞技体育。“盖教练说我的身体条件能够参加TT1级乒乓球比赛。虽然在残疾人乒乓球比赛中TT1级已经是残疾程度最重的级别,但我的手指、四肢都完全动不了。健康的时候,我也只是业余的乒乓球爱好者,真的可以吗?当时很惊喜也很害怕。”张华回忆。

盖丽芳有她的训练办法。因为张华的手没有握力,没有办法握住球拍。盖丽芳便寄来了绑带,将张华的手和球拍绑在一起。训练的时候,张华用上半身的力量来带动手臂、球拍,最终接到球,再打出球。“练了半年才终于能把球发出去。”张华有点不好意思。

2021年6月,张华被输送到省队,通过选拔后,开始备战同年10月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10月,在西安全国残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循环赛。面对着对手频频打出刚刚过网的短球,TT1级乒乓球女子运动员张华拼命去接球,却因为腰部无力、手臂不长而一次又一次摔在案板上。“最痛苦的是我摔在案板上后,无法依靠自己坐起来。”一开始,张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坐起身。

“我第一次意识到参与竞技体育除了要克服的身体上的各种障碍,还要有勇气。”面对观众、队友,张华最后拼尽了全力,依靠自己从案板上爬了起来。“从那一刻起,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奇迹。”

2021年10月27日,张华敢打敢拼,冲出重围。最终在11届残运会女子TT1级女子单打比赛中取得银牌。同时,张华和搭档还摘取了TT1级女子团体比赛的银牌。

残疾人运动员积极拼搏(残疾人运动员张华)(4)

张华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受访者供图

“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叫做《活着的意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被剥夺,但是唯独不能剥夺的是你在不同处境下所面临的情绪行动,还有自由的状态。”在结束采访前,张华说了一句话:“既然无法改变如今所面临的事情,那么就要接受这个现实。我相信只要保持不服输的心态并付出艰辛的努力,奇迹一定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