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本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马王堆帛书甲本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是胃行无行;襄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于于无适,无适斤亡吾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马王堆帛书乙本

用兵又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胃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矣。故抗兵相若,而依者朕□。

□表示帛书损坏部分,结合王弼版整理如下: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失道则无家 道德经古版整理(1)

老君岩

整理版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几亡吾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白话版

用兵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我不前进一寸,而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也就无敌了。祸患没有比不合适更大的,不合适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哀伤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失道则无家 道德经古版整理(2)

老子

解释

祸莫大于无适,这里很多地方用轻敌,虽然轻敌符合上面后退的意思,但和后面的哀者胜却无关系。然而这里用了故,可见必有因果关系才行。那么不合适怎么解释呢?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所以前面的为客,后退并不是重视敌人,而是并不想打,实为不得已。所以打仗的态度要合适,一心想着侵略别人这种不合适的必然失败,所以这才是哀兵必胜的道理。当然老子并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这里有个前提是称兵相若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失道则无家 道德经古版整理(3)

太极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公民闲谈

《道德经》古版整理,第七十章善战者不怒,善用人者为之下

《道德经》古版整理,第七十二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