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公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在飞速运转的时代,压缩睡眠时长换取工作时间,熬夜、少睡、睡不着、睡不好困扰了许多人。

每年的3月21日,

是世界睡眠日。

这些关于“睡眠”的知识你了解吗?

一起跟着小编来“做题”吧!

睡觉习惯改变了是发生了什么吗(睡觉这件人生大事)(1)

这些关于睡眠的知识你了解吗?

01

怎样的睡眠是健康的睡眠?

第二天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

每天睡12小时

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

每天都有周期性睡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小贴士

怎样的睡眠是健康的睡眠?

入睡较快,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且有充足睡眠时间,不会在睡眠过程中频繁醒来,不被多梦困扰。 第二天醒后感到解乏、精神饱满,无嗜睡、乏力等现象。

02

睡眠“黄金7小时”是哪个时间段?

24:00~7:00

看上去就很像正确答案

22:00~5:00

是不是有点起太早了?

23:00~6:00

有那么点意思~

24:00后任意7小时

睡觉这事儿,随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小贴士

我国现在睡眠情况如何?

疫情前90%的人在20~24点间就寝; “宅家”期间,24点后就寝的人超50%。 “28%的人睡到9~12点,80%的人有晚睡习惯,16%的人几乎天天晚睡。

03

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什么?

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规律作息,健康睡眠

健康睡眠 益智护脑

5G睡眠 梦回故乡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小贴士

什么是世界睡眠日?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为: 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4、下列选项中哪些人睡眠更应引起重视?

学生

孕产妇

新冠肺炎患者

请点击文字前面小圆圈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Tips

学生学习需重视睡眠健康

在学生中,备考中考和高考的广大考生及易引发急性失眠。 如果不能被及时纠正,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睡眠观念和行为习惯,长此以往,可能发展为慢性失眠,甚至会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因此,学龄儿童推荐是9~12小时; 青少年是8~10小时。 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看屏幕时间累计尽量不超过2小时,现在网课期间,应避免非学习相关的屏幕暴露行为。 每天作息时间变化,不超过1个小时; 每天保持不少于1小时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但睡前一到两个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产妇应规律作息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教授宿长军指出,孕产妇是个特殊的群体,本身患有白日嗜睡、打鼾等睡眠障碍的人较多,妊娠期失眠患病率大概在40%~60%。 如果再焦虑紧张,就会更影响睡眠。 “睡眠紊乱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甚至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发育。 ”宿长军介绍说,例如出现焦虑抑郁的发生或原有疾病的加重,增加产后失眠的持续性,增加孕妇的分娩持续时间和剖腹产的概率,增加早产的风险,影响胎儿及婴儿发育等。 疫情期间,更应该重视孕产妇的睡眠问题。 因此孕产妇要心态放松,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分的睡眠,兼顾药物治疗。 由于孕产妇是特殊群体,还要充分评估其睡眠相关状况,总体目标是改善睡眠,使母亲和胎儿获益。

新冠肺炎患者应重视康复期睡眠质量

良好睡眠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互为因果关系。 新冠肺炎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呼吸、躯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而引起焦虑、恐惧、甚至愤怒心理。 同时,由于长时间的住院及居家隔离,无法实现正常人际交往及无法恢复工作等引起抑郁、低落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睡眠质量。

对于疾病康复期的患者来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李庆云从居住环境和日常行为给出了建议: 可以在较为安静、光线充足、通风的单人房间饮食起居; 保持既往的作息规律,避免白天午睡或打盹,尽量做到同一时间入睡,同一时间起床,不要“硬睡”,如上床半小时内无法入睡,应果断起床做些温和的活动。

同时,因为康复期患者居家时间较长,“可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休息。 ”李庆云建议,睡前可适当饮用温牛奶,避免过饱及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摄入,可以温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入睡前2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看兴奋刺激的电视、书籍,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 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催眠药物助眠。 “如果依然不能缓解,建议到医院就诊,做好心理康复干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是保持良好睡眠的基础。 ”李庆云指出。

以下关于“睡眠”的知识说的对吗?

1、睡眠时间长=高质量睡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错误」

晚睡晚起的人看似保证了充足睡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和正常起居的人一样健康。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是生物钟紊乱的最直观表现。

2、每天睡五个小时就够了。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错误」

美国研究团队表示: “大量证据显示,长期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会大大增加产生不良健康后果的风险,比如罹患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等。 ”

3、睡前饮酒可以助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错误」

许多人都认为睡前小酌一杯可以帮助入睡。 然而,哈佛医学院研究员称,睡前喝酒的确能帮助人入睡,但它会使人处在较浅的睡眠阶段,并“极大程度地降低晚上的休息质量”。

4、睡不着也要努力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错误」

通常,一个健康的睡眠者约需15分钟可以入睡。 但如果辗转反侧超过这一时间,专家则建议,不要一味逼迫自己睡觉,相反可以起床做一些应该不动脑的事情,缓解睡不着的焦虑。

如何能够拥有健康睡眠呢?

小编为你整理了几个“小秘方”哦~

1、睡前6小时忌咖啡因,包括咖啡、可乐、茶和巧克力。

2、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做剧烈活动。

3、睡眠环境光线要暗,没有噪声,冷暖适宜,床铺不要太硬。

4、睡觉要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要例外。

5、睡眠体位以侧卧为佳。 仰卧入睡容易引起噩梦; 俯卧时胸腹部受压,口鼻易被枕头捂住,容易“落枕”。 侧卧时四肢放松,不易打鼾。 肥胖症患者禁忌仰卧,容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

6、睡眠方向以头北脚南为宜,顺应磁力线,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7、如果你有午休的习惯,不要超过45分钟。

工作再忙,

也不要忘了睡一个好觉哦

愿你元气满满,

天天睡得香!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虞越 实习生沈舒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