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要变天了?

第40届金像奖提名一出,争议来袭。

甚至有舆论因此开始倒计时港片的死期

争议在哪?

最佳男主。

因为“大热”人选刘德华和谢霆锋,竟然连提名都没捞到(谢贤都力压儿子榜上有名)。

提名:

1、林家栋(手卷烟)

2、谢贤(杀出个黄昏)

3、林家栋(智齿)

4、梁仲恒(妈妈的神奇小子)

5、吴镇宇(浊水漂流)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

谢霆锋经纪人霍希文甚至公开表示:

我是好意外和失望,

看着霆锋的付出,没想过他会不入选。

舆论诧异也不是没有道理:

谢霆锋,香港电影中生代演员的扛旗人物,被周润发亲自盖过章:是引领未来30年香港电影的人。

“香港电影以后30年就靠你了”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

发哥说这话时,还是2011年的第30届金像奖。

谢霆锋31岁,张柏芝仍坐在身边,他凭电影《线人》获封影帝。

而回到2022年的这次第40届金像奖。

站在谢霆锋背后的作品,是陈木胜导演的遗作《怒火·重案》,以13.29亿票房,刷新了港片在内地的票房纪录。

典型的双雄戏,谢霆锋扮演的大反派,被网友称作“铁血疯P”。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3)

再看另一颗“遗珠”——刘德华。

天王职业生涯拿过三次金像影帝。

2021年他这部《拆弹专家2》叫好又叫座,“警察潘乘风”还是刘德华首次在大银幕上挑战残疾人角色。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4)

但就是这样的刘德华、谢霆锋,却在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评选时,连提名都没有。

难道这真会像有人所讲,是一场香港电影的“灭顶之灾”?

或者说,其中又涉及了什么不公正的内幕?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5)

别慌。

只要细翻金像奖历史,你就会发现:

本届金像奖“抛弃”刘德华、谢霆锋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而且并不算坏事。

相反,它对香港电影来讲,还是一次契机。

一直有个世纪误解

人们印象中的华语电影奖项:

台湾金马,推崇文艺片。

香港金像,只爱商业大片。

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6)

我们先来看金像奖是怎么来的。

两方面驱动力:

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初,香港电影率领整个华语电影崛起,产值仅次于好莱坞,排名世界第二。

但当时香港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权威的电影奖项。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7)

席卷西方的《天下第一拳》

二是80年代初掀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亟需肯定。

曾经的港片以大片厂邵氏为代表,呈现出一种流水化生产的倾向。

虽赢得了市场,但同质化严重,缺乏个人创造力。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8)

邵逸夫

于是那时还只是新人的导演徐克、许鞍华们,开始求变:

将浓烈的个人风格西方电影的视听语言及叙事技巧融进香港本土电影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9)

徐克《蝶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82年杂志《电影双周刊》创办了香港电影金像奖。

经济基础来自香港电影的蓬勃发展,目的则是激励那些有明显作者烙印的新浪潮影片。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0)

而我们今天念念不忘的港片味道,正是当年新浪潮运动留下的“产物”。

看看下面两部武侠电影的新旧之别,哪个更像你记忆里熟悉的香港电影?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1)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2)

“励新”才是金像奖最原始的初衷,所以它真正青睐的是——既有艺术调性又具市场前景的作品。

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这届提名究竟公不公平?

严格讲,无论《怒火·重案》还是《拆弹专家2》,都属于21世纪后香港电影与内地的合拍产物。

是参照好莱坞动作片逻辑打造的,非常工整的商业动作片,俗称大片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3)

《拆弹专家2》

再来看看11年前谢霆锋拿奖的电影——《线人》。

也是合拍片,没有华丽的连环对打。

仅一颗子弹、一把刀,甚至是一块石头,就勾勒出生命所不能承受的疼痛,底色极尽残冷。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4)

《线人》廖启智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5)

《线人》谢霆锋

而刘德华的前两次金像影帝,分别来自杜琪峰的《暗战》和《大块头有大智慧》,尽皆杜Sir风格强烈的作者电影。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6)

没错,一种是纯粹的好莱坞式商业类型片。

一种是浓烈创作者风格 商业类型片的结合。

它们的区别在哪?

举个例子:

星爷的早期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

不管它的故事推进有多潦草,有多快。

一部本来该讨好市场的商业片,却给了你一个坏人上位,好人神伤的结局。

周星驰一句善意又无厘头的谎话,更是把悲凉和孤独推向了顶峰。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7)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8)

我们可以把这种笑后失落的感觉,称之为情怀。

换句话讲,它骨子里是反类型的。

而80-90年代香港电影这样的例子可以举一大堆,最典型的就有墨镜王那部《旺角卡门》。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19)

《旺角卡门》张学友饰乌蝇哥

即便是香港电影最后的高光《无间道》。

商业外衣下,依旧反类型。

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靠翻拍它都可以席卷奥斯卡的原因: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高度统一,并非俗套可预测的纯粹商业片。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0)

《无间道》刘德华、梁朝伟

这些电影反类型的不拘一格,共同铸就了我们熟悉的港片味道。

而且通常它们中的角色人物,或闪耀着香港本土情怀,或拥有多层次的光谱。

比如这次获得提名的另外四位演员。

1、林家栋,提名两部。

《智齿》中绝望狂暴的老侦探。

《手卷烟》里退役的华籍英国士兵,表面讲得是黑帮,实际聊得却是社会身份认定的问题。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1)

《手卷烟》

2、吴镇宇,《浊水漂流》里的露宿者,你可以把它看做港版的《无依之地》。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2)

《浊水漂流》

3、谢贤,谢霆锋老爸这次力压儿子被提名,在《杀出个黄昏》里扮演退休杀手。

极有获奖卖相:老年杀手和青春少女碰撞出的祖孙情谊,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3)

4、梁仲恒,来自残奥会冠军苏桦伟真人真事的传记片《妈妈的神奇小子》,真实的力量你很难反驳。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4)

相比之下,刘、谢两代天王这次的电影和角色是不是差了点味道?

往前看,香港商业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成龙,从未在金像奖上封帝。

其实就有评委平衡商业与艺术的考量。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5)

所以,与其说第40届金像奖最佳男演员提名“抛弃”了刘德华与谢霆锋。

不如说金像奖抛弃的是简单粗暴的商业类型片,扯下了大片的遮羞布。

这样的提名选择背后,也是香港电影风格路线选择的一种自我强调。

港片该何去何从?

如果拼大片,归根结底拼的是资本和市场。

这点显然香港电影不如内地。

当下内地商业大片,已经有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模样。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6)

《寻龙诀》

拼文艺?

文艺片只是电影的一种,香港电影只专注文艺小众,市场会进一步萎缩。

甚至还可能招来因题材问题而产生的麻烦。

2019年,韩国导演奉俊昊以一部《寄生虫》横扫全球:

戛纳金棕榈大奖。

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7)

上世纪90年代起,韩国人推动了一个“优质电影”运动。

最大限度活用类型片框架、明星,又要兼顾导演的个人风格。

艺术水准商业价值的高度统一。

《寄生虫》正是这种融合的终极产物。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8)

而这,或许也是港片的出路。

例如这次提名最佳男主的林家栋身后那部《智齿》,就属于极具风格化的商业片。

谢贤谢霆锋金像奖颁奖(谢贤力压儿子谢霆锋)(29)

《智齿》

香港电影只有找回当年金像奖的初衷:奖励既有艺术调性又具市场前景的作品。

才有机会在新时代重新燃烧。

因为低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茫。

2011年,谢霆锋捧着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杯,同台下的老父亲谢贤讲了这样一段话:

希望你能原谅当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没礼貌的小朋友,

可以养大一个这么麻烦的小朋友,

依然对着大家笑脸迎人,你才是最佳男主角,对不起!

没想到11年后,他很可能一语中的。

谢贤还真有机会登台,拿一次金像奖最佳男主。

文/红猪看电影编辑部:文丑丑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