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春泥护春花(甘化春泥育嫩花--记)(1)

(肖培丰)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冬初 危泽南)肖培丰,男,1963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娄底二中中学高级化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198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中学化学教学,有2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他工作态度严谨,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教改成效显著;曾承担过湖南、广西等八省市联合编写的中学化学新教材的教学试验工作,并在广西师大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他探究过高效课堂的多种教学模式;他撰写的《2004年高考复习迎考思路》、《运用化学实验搞好探究教学》等多篇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奖励。2007年他参加编写合著了《名师导学》高三第一轮、第二轮的总复习书、2012年他参加编写合著了《学海导航》高三第一轮、第二轮总复习书。他培养的学生有多人考上了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等名校,被誉为金牌老师。他年年被评为学校先进个人,还先后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面对众多的荣誉和掌声,肖培丰老师心静如水,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愿意化作一捧春泥,永远培育我的学生!”

激情,闪光三尺讲台

2001年,作为骨干教师,肖培丰被从双峰引进到娄底二中。不苟言笑、性格内向、处事沉稳的肖培丰,一迈进课堂就激情迸发。他面带微笑,幽默风趣,夹带乡音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别有魅力。他凭着自己的教育激情、教育内功,点燃学生知识、智慧和情感的火花,在师生流畅的互动交流中,焕发出课堂教学无限的生命活力。他坚持精讲精练,注重学法指导、德育渗透和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自己激情饱满、条理清晰、妙趣横生、开放互动的教学风格。

在30多年的追求中,肖老师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不计得失,勇挑重担。常常一人承担两人的工作量,甚至在高三年级担任过4个班的化学教学,每周课时达20多节。2004年高三理科152班,当时班级状况很差,学生思想复杂,文化成绩落后。学校安排他去接任班主任教化学,他组织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分析情况,寻找原因,提出打算,制定目标,落实行动。一心扑在班上,一心扑在教学上,每天从早上6:00到晚上11:00,他不在教室里便在办公室里,有时甚至废寝忘食。经过一年的努力,高考成绩可喜,600分以上达14人,其中曾思思、胡蓓分别获得了650、648分的高分。

肖老师对化学教学总是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他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意识、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探究出了“自学点拨式”、“程序反馈式”、“化学探究式”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显著。2006年8月,他接任高三199班班主任并任教化学,大胆地实施“化学探究式”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并配合默契。他也很重视教学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业批改,考卷讲评,课后辅导等工作他都是认真负责。富有激情的教学,结出了累累硕果。2007年,他所带的199班学生高考成绩600分以上21人,其中邓为、戴博、刘琴、张昆文化分囊括娄底城区前四名。2010年他所带的239班高考成绩更加突出,600分以上35人,其中黄丹同学以709分获全省理科第二名。他辅导的学生在近几年的化学奥赛中成绩非常优秀,有黄丹、刘斌、周欢、戴博、肖蓓、付彬等50多名同学分别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和省一等奖。2007年他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爱心,凝聚人格魅力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肖培丰从当班主任第一天起,就下定了为培育下一代而鞠躬尽瘁的决心,极力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

肖培丰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突出特色是两个字——耐心。他认为只有将学生的思想转化了,才会努力、勤奋、刻苦、扎实地学习,才会提高学业成绩。因此肖老师做班主任工作,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摆在首位,正确引导他们积极上进,遵纪守法,模范带头,认真学习。有一个叫刘俊的学生,思想素质较差,文化成绩很糟,不听家长的话,不听老师的教育,经常旷课出玩,打架闹事,偷父母的钱,甚至打骂父母。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学校将该生转入肖老师班,入班后肖老师耐心细致地与他交流、沟通,并和家庭配合教育。一段时间后,刘俊同学终于变了,能服从管理和指挥,明确了学习目的,积极上进,刻苦学习,学业成绩也很快提高,毕业时还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

还有一个学生胡磊,父母远在广东打工,缺少照管。该生头脑聪明,但自控能力差,上网成瘾,经常旷课泡在网吧内,夜不归宿,并且屡教不改,学校准备劝其退学,肖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要求学校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并主动将他接到自己班。为了改变学生,肖老师给他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又设法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吃住,以便更多的时间和他接触和交流,有效地控制其上网。胡磊同学终于彻底醒悟,不再沉迷网吧,走入正轨,勤奋学习。最后以621分的好成绩考入国防科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肖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真是无微不至。有个来自湘乡的高一学生叫曾明雄,冬天下雪,肖老师发现他衣着单薄,冻得脸色发紫,当询问得知其父亲病故,母亲精神失常,家庭实在困难。肖老师立即跑回家拿了十多件旧衣服送给他,并在高二、高三的学习中,每年资助他一千元的学习费用,使其安心读书。高三毕业时他以609分的好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爱心化雨,润物无声。肖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在思想道德品质上感动了学生,学生生活在一种被关爱、被感动、被激励的氛围里,学习热情特别高涨。

奉献,提升师表形象

肖培丰走上中学的三尺讲台已有32个年头,他用实实在在的奉献为自己撑起了一片事业的蓝天。他妻子身患重病多年,多次赴长沙、北京等医院住院治疗,他都想办法克服困难,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别人的指责,做好妻子的工作,请人照顾,自己则坚守工作岗位,很少耽误学生一节课。今年开始,妻子的病情是每况愈下,医生也曾经悄悄地告诉肖老师,要他做好思想准备,有时间多陪陪妻子。肖老师和妻子相濡以沫30年,感情很深。他何尝不想多陪陪她,陪她唠唠家常,陪她一起回味那曾经美好的时光。然而,作为高三小小班的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胆子有多沉,责任有多大。多少个晨曦初露的清晨,多少个暮壁四合的傍晚,他都是含着眼泪,为病榻上的妻子盖好被子,然后轻轻地合上房门,毅然决然地去了学校。他就是这样,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心中装满了事业,装满了学生,同时也饱含了对妻子和亲人的愧疚。

肖老师认为,学生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言传身教“带”出来的。因此他注重自身修养,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激励学生,以俭朴的生活习惯、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就这样三十几年如一日,他为人师表,默默耕耘,用自己一贯的敬业、奉献行动塑造着当代优秀教师的风采。(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