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1)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实习生 陈琳 赵怀智 吴思雪

“讲课看起来毫不费力,其实要非常努力,我备一门课要看不下30多本相关的专业书籍,才能把知识要点讲得很深入。”今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媛已经开始为九月份的课程备课了。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2)

田媛老师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老师,39岁的田媛平时喜欢深入研究学生的喜好、平等交流、细心引导,因此田媛的课总是备受欢迎,经常要靠“抢”。把学生当家人、把办公室变成学生的“治愈小屋”,从教十年,她总能以积极心理学挖掘学生内心力量,成为点亮学生精神生命那簇光的人,学生们私下经常叫她“大媛”。她还率先拥抱数字化浪潮,开发优质数字教学产品,实现数字技术与专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新理念新技术赋能中西部基础教育,普惠全国师生超过千万。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3)

田媛在课堂上

练就全校最抢手的“金课”

“一课难求”,学生们常常这样形容田媛的课。在华师开设的百门核心通识课程中,田媛的《心理学通识》这一门总是最抢手的。“田老师的课太火爆,我从大一开始每年都抢,没想到大四才如愿抢到。虽然学分那时已经修满了,但我还是想去听一听。”2018级历史学专业的刘洋同学说,选上田老师的课,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涯更圆满了。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4)

田媛老师

用动漫作品中的情节作为案例讲解知识、讲相声、演情景剧、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田媛的课堂上,心理学知识被融进了各种场景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让同学张简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交流讨论。她无意间提到一部时下受学生欢迎的动漫。没想到田媛加完夜班后,就把44集的动漫节目一口气看完。两天后的课堂上,田媛结合相关理论针对这部视频素材侃侃而谈,瞬间折服所有同学。“当时大家都很惊喜,我们没想到老师去完整看完了我们推荐的动漫,这让我们有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大家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张简感慨。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5)

田媛在课堂上

备受欢迎的背后,是她倾心的付出。田媛说:“课堂讲授看起来只是动动嘴皮子,毫不费力,其实需要非常专注,持续努力。备好一门课,要看不下30本相关的专业书籍,才能把知识点挖深吃透。”“田媛工作十分敬业,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十分出色。”同事王忠军说,田媛白天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备课,周末在办公室也经常看到她。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6)

田媛和学生们在一起

网络时代的年轻学子们,对课程的形式和品质要求更高了,田媛就在全校率先尝试打造高质量网络课程。万事开头难,缺经费,她就拿出自己的工作积蓄;缺场地,她就去租用专业录播间;缺时间,她就在白天完成忙碌的工作后,一头扎进录播间,彻夜无休,往往离开时天已经泛白。数月连轴运转之后,《心理学:我知无不言,它妙不可言》《新手教师训练营》等一批精品课程诞生,很快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学员超过200万人。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7)

结课仪式上田媛为同学们准备了定制可乐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8)

同学们收到的定制可乐

“我的抑郁症感觉被治愈了,虽然本质是自愈,但这个课堂是契机”“想仅凭一节课让我们强大到思考这个人生和世界,很难做到。但是我觉得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生活有许多种可能性”……每次结课,田媛也会收到同学们的温暖感激。“教育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能量和动力。”田媛说。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9)

同学们结课后给田媛老师的留言

办公室成学生“治愈小屋”

“老师人真的很好也很温柔,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知心大姐姐的感觉。我们私下都叫她‘大媛’。”2018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亓栀说。课后,田媛又成了学生们的“大媛姐姐”。她的办公室被学生们称为“治愈小屋”,从小屋走出来时,学生们个个都是精神振奋、神采奕奕。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10)

田媛老师办公室墙上挂着毕业生们的各种照片和祝福卡片

“治愈小屋”里有什么?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办公室的两面墙上,挂着毕业生们的各种照片和祝福卡片;书柜中,摆放着各种别具纪念意义的小物件,里面大部分都是学生手工制作的,每一件背后都有难忘的故事。其中,一盏五角星型led流光灯特别显眼,那是内心一度极其内向且不自信的男孩子小鹏(化名)亲手制作的。小鹏说,是田老师三年的陪伴和鼓励,让他终于鼓足勇气迈出勇敢的一步,快速成长蜕变为职场“小超人”。

房间的一角也很特别,那里始终有装满饮料的小冰箱、咖啡机以及各种零食。课间或是晚上,经常有学生来办公室找她交心谈心。学习压力大?生活没方向?学生来了之后,田媛先冲上一杯咖啡,拆开一袋零嘴,学生紧张、压抑的情绪也缓缓舒展开。在“治愈小屋”,田媛和学生们聊心理、聊学习、聊就业、聊生活,在平平常常的交流中,她总能激发学生的内心动力和积极能量,点亮学生精神生命的那簇光。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11)

田媛老师书柜里摆放着部分学生手工制作的纪念品

亓栀说:“上学期间,我脚崴了,她会专门开车送我回宿舍。当时我说毕业后想当老师,田老师就给我创造了很多上讲台的机会,鼓励我参加教学竞赛,为我找实习。田老师还经常在办公室陪我一字一句地练习、磨课,一页一页地指导我修改课件。”她感叹,老师总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予了她勇于应对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

毕业后,亓栀成为山东省济南中学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她把田媛当成了从教生涯的榜样。“当老师后,我坚持像田老师一样,对待学生平等和尊重。我一定要做一个像田老师那样拥有治愈自己和他人力量的人。”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12)

办公室冰箱

正如田媛所说,如果一个老师自身充满正能量,那么他的能量也会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更优秀。她指导的本硕学生中有9名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7名入职国家龙头企业并成为骨干力量。一大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和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最新的一份集体毕业致辞中,她的学生写道:“我们一致认为,您对每一件事的全力以赴、对每一个学生的真心相待其实都化作了强大的感召力,毕业后我们都挂念着您,感谢大媛,让我一直心怀感恩懂得珍惜,教会我传递正能量。”

“教育抗疫”普惠全国超千万师生

从教十年来,田媛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她曾获得首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最美慕课评选一等奖。她参与编写的湖北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全省近400万中小学生和3万余名中小学教师,推动了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

每年的寒暑假,田媛还会背上简单的行囊,遍访西藏、贵州、陕西等地,从点滴入手,采集了大量教学过程数据,如“绣花般”加以精细分析,把握西部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手段的局限。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心理健康教育薄弱学校,用最新的专业教学创新理论和实践模式培训和指导当地教师,帮助中西部地区实现信息化教学研究成果快速落地。

学心理学怎么做高校老师(寻访荆楚好老师)(13)

田媛和学生们在一起

长期从事线上教学的她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 ”具有强大的优势,是缩小东西部教育资源差距的强大平台和推动力。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田媛开展线上线下公益讲座超过500场次,培训群体达百万之多。仅2022年“高考前30天心理调适”线上一场讲座就有近10万人参与。为了更好地巩固培训成效,她还拿出个人经费捐赠图书超过2000册。

参加线上培训之前,阿福(化名)是山区普通中学的一位普通老师。他说是田媛老师教会了他如何去适应职场,如何去了解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历经磨练,阿福现已经成为地区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接过责任和担当,正努力让老师们早日接轨现代“教育高铁”。

2015年,田媛和团队还共同研发了基于手机课堂互动的“微助教”平台,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手机是学生信息的重要来源,防止学生上课沉迷手机,不能一味‘堵’,而要‘疏’,把它利用起来做好课堂互动。”田媛说。在学生人数众多的通识课堂上,微助教平台的使用有效提升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效率,真正做到了田媛所期待的“手机进课堂”。“微助教”也因此覆盖全国2500所高校,普惠全国师生超千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学生无法正常返校开学,百万大学生们的线上教学怎么办?这时,刚刚生产后不久的田媛,主动提出提前结束产假,一边照顾刚出生的婴孩,一边带领团队进一步完善“微助教”平台,仅用7天,她和团队就实现了平台系统直播和录播功能,为学生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在疫情期间服务师生用户达700万之多。

眼看着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蜂拥而来的认识和不认识的手机信息又让她开始彻夜难眠,疫情带来的生活偏离正常轨道,大众的心理变化亟待纾解和调整。她按捺不住,参与出版《中小学生居家抗疫心理导引》;举办公益讲座20场,听众超20万人;投入到组织搭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工作中。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未来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让它成为点亮更多人心灵世界的那盏灯。”田媛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