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个动词#

孩子不好好吃饭,到底该不该喂呢?我曾经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喂吧,自己明明又累又饿,但孩子却吃得慢吞吞,好不容易等孩子吃饱了,自己可能也没有心情吃饭了。不喂吧,又生怕孩子饿瘦了。

直到有一天,和一个认识的姐姐聊天,她告诉我她家女儿6个月就开始啃肉骨头玩了,现在孩子十岁了,她从来没为孩子吃饭的问题烦过神。看看她家女儿,长得高高的,很结实。

于是我也痛下决心,不喂了!一开始也很心疼,总觉得孩子不好好吃,会不会吃不饱,但坚持了一个星期以后,事情出现了转机,那个不好好吃饭的小娃娃,开始自己认真吃饭了。掉下去的体重也很快追了回来,孩子很开心,老母亲也很省心。

后来一总结,让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还真不少。

让孩子自己吃饭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居然这么多)(1)

一、让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

1.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日本的育儿专家岸见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气》中阐述了他的育儿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深以为然。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他以后依靠自己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吗?毕竟父母的生命、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能一辈子都跟随左右,护他周全。

吃饭,是一个人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虽说没有人学不会自己吃饭,但让孩子早点明白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更利于建立其独立的、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当我们都在拼命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之时,怀揣的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渴望,当我们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利,其实不就是在拦阻孩子更早地起步吗?

2.有利于孩子锻炼精细动作、增强协调能力,促进大脑发育

让孩子自己吃饭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增强协调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书里指出,孩子从4个月开始,就可以自如地将东西送进嘴巴里了,接下来的四五个月,他会开始练习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而4—6个月,也是给孩子添加辅食的黄金时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抓食物,感受食物的神奇及好玩,既可以培养他对食物的兴趣,为以后自主进食做准备,又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的运动能力,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让孩子自己吃饭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居然这么多)(2)

3.增强孩子的创意能力

对于大月龄的孩子而言,自己吃饭更像是一场快乐的游戏。嘴里嚼着食物,手也不闲着。我家孩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用食物摆各种图形,比如用瓜子仁摆太阳,面条拼梯子、斑马线,胡萝卜丝拼几何图形,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每每给我带来惊喜与感动。孩子玩得开心,这一幕也可以成为家长记忆相册里的美好回忆。

4.解放父母,养娃更轻松

让孩子自主进食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让父母得到解放——尤其是对吃货父母或者是到饭点已经饥肠辘辘、饿得不行的父母来说,这一点简直不要太重要了。孩子吃,你也吃,大家一起吃,吃饭更香,身体倍棒。

二、让孩子自己吃饭的时机

让孩子自己吃饭,感受吃饭的乐趣,好处多多,但什么时候才是让孩子开始自主进食的好时机呢?研究证明,孩子8、9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来捏东西了。这时候,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软一点小勺子让孩子来探索把玩餐具、自己进食的乐趣了。

让孩子自己吃饭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居然这么多)(3)

当然,这个时候家长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毕竟人家还是个宝宝,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食物洒得到处都是、根本吃不了几口这种事情,就坦然接受吧——现在一时的不省心换来以后长时间的省心,还是很划算的不是吗?

育儿路漫漫,你并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