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豆浆的起源,据说是公元前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为照顾患病的母亲而发明的。因其母很喜欢吃黄豆,而黄豆比较硬,吃完以后很难消化,因此刘安便每天将黄豆磨成粉状,再用热水冲泡,以方便母亲食用,这就是豆浆最初的雏形。

豆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富含蛋白质、人体必需脂肪酸、大豆异黄酮等多种重要的营养成分,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怎样做豆浆口感好(怎么做打出来的豆浆会更好)(1)

(图源:www.pexels.com)

豆浆蛋白质含量丰富,被称为“植物蛋白”,脂肪含量中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我们人体有益),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患者的理想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是减肥人群的好选择。

豆浆蛋白质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营养价值高,吸收利用率高),其中赖氨酸含量较多,但蛋氨酸较少,与谷类食物混合食用,可较好地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也就是说,你喝的豆浆不一定能被人体很好的吸收利用,但是如果和米面等谷类食物混合一起吃,利用率就会提高。而且,对于一些不能吃蛋肉类的人来说,豆浆就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泡与不泡豆子打出来的豆浆在营养价值上一样吗?

干豆直接打豆浆虽然方便快捷,但所得豆浆品质较差,有颗粒感和刺喉感,且干豆制浆有明显的豆腥味。如果大豆经过浸泡,籽粒充分吸水溶胀,制浆时会被打磨的更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提取,因此制得豆浆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均匀细腻。

而且泡后打出来的豆浆比不泡的豆浆出浆率要高,它可以衡量原材料的利用率,也就是你用一定量的豆子可以打出来的豆浆的多少。同时你打出来蛋白质的含量也会有所增加。所以说打豆浆之前大豆最好是要经过浸泡

怎样做豆浆口感好(怎么做打出来的豆浆会更好)(2)

(图源:https://pixabay.com/zh/)

大豆如何浸泡呢?

大豆浸泡时间短,达不到效果,浸泡时间长,易滋生细菌,而且会导致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所以要注意大豆的浸泡时间、温度以及豆子和水的比例。

浸泡大豆的水用25℃或者4℃,打出来的豆浆好,这是因为25℃浸泡所得豆浆的蛋白质提取率、固形物提取率最大;4℃豆浆平均粒径最小,稳定性好,且总的风味好,同时豆腥味物质含量较少。

如果担心夏季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过度繁殖,影响食用安全性,可以在冰箱冷藏条件下浸泡18~24小时。

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室温下浸泡12小时既能让大豆充分吸水,还能很好地去除植酸、单宁等抗营养物质,少于12小时去除效果会相应减弱,而超过12小时去除率和不泡豆子的变化就不大了。

怎样做豆浆口感好(怎么做打出来的豆浆会更好)(3)

(图源:https://pixabay.com/zh/)

水和豆浆质量比为9:1时,全豆豆浆的感宫评分最高,豆子比例多于水的会使豆浆浓度过高,口感差且色泽较深;水的比例多于豆子的比例豆浆较稀薄进而也会影响到口感。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那豆渣怎么办呢

豆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而且膳食纤维有预防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

豆渣所含的抗营养因子(会阻碍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浓度低于豆浆,与豆浆一起适量食用时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害处,也不会过度妨碍营养成分的吸收。但是对于胃肠功能不好来说,少量摄入就行。

同时,对于需要减肥的人群来说豆渣与豆浆同时食用可以延缓消化吸收速度,有助于减少能量摄入

怎样做豆浆口感好(怎么做打出来的豆浆会更好)(4)

(图源:https://pixabay.com/zh/)

如何判断豆浆的好坏

从外面买的豆浆,我们可以从豆浆的形态和色泽两个方面来初步判断它的好坏。大豆如果磨得不够细,豆浆中的颗粒物较大,则豆浆稳定性也随之较差。

从颜色来说的话,米黄色是黄豆豆浆所呈现的特有的颜色,如果豆浆呈现出褐色或其它颜色,且无光泽,则表明该豆浆可能掺入了其他杂质或存放时间过长,可能已经开始变质。

还有就是它的气味,豆腥味较浓,则说明该豆浆产品熬煮时间太短还未完全煮熟不宜食用。蒸煮味说明豆子熬煮时间过长,不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所以说,豆浆营养价值非常高,经过浸泡后的营养价值更高,掌握了它的浸泡时间、温度、豆子和水的比例,你打出来的豆浆不会逊色于外面商铺卖的。保证每天摄入200―500ml的豆浆,或者10 ―25g大豆,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如果想要口感更好,可以买生产时间近的豆子,想要更营养,可以将好多种豆类加上坚果放在一起打浆。这样打出来的豆浆也很美味,营养价值更不用说了。

参考文献:

[1]孙晓欢,李佳勋,荣建华,陈炜杰,赵思明.干豆和湿豆制作豆浆的营养评价[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4(11):17-20

[2]曹展,范志红,王璐.家庭制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分析[J].食品科技,2009,34(09):63-68

[3]马玉荣. 加热及模拟胃肠道消化处理对豆浆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杨道强,邢建荣,陆胜民.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37(01):69-73.

[5]张娟,杨栋梁,周媛,张进军,李胜利,陈佩祥,闫瑞霞.全豆豆浆的加工工艺研究[J].大豆科学,2016,35(06):1013-1017

[6]张碧莹,杨蕊莲,张静,唐玲,蒋和体.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豆浆品质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43(02):134-140

[7]刘丽莎,彭义交,鲍鲁生,田旭,吕晓莲,白洁,李玉美,郭宏.大豆浸泡过程中腐败微生物对豆浆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5,36(14):161-164.

[8]刘旭,华欲飞,陈亚明,孔祥珍,张彩猛. 大豆浸泡条件对豆浆品质的影响[J].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9]严冬,杨瑞金,朱生博,胡芬,金子鑫,张文斌. 浸泡及制浆过程对豆浆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