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的过渡期,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国家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待遇的稳定,设置的新办法和老办法交替的过渡期。过渡期设置有10年,从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过渡期,会如何结束呢?

事业单位中人的界定(事业单位中人是指哪些人)(1)

关于“中人”的定义

很多人说,中人就是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实际上是不正确。中人指的是养老保险过渡的中人。在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中,专门提出了关于“中人”的过渡,明确了10年过渡期。但同时,对于中人下了定义: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简称改革前)、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国家规定的是退休待遇计算“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办法”。老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前退休的人员;新人是指改革后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所以,中人的过渡办法和10年过渡期是不一样。

“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大家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新人的退休待遇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当然机关事业单位又建立起了补充养老金,职业年金制度。

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没有职业年金。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吃亏,因此会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为了实现其保值增值能力,跟基础养老金一样,直接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只针对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按照职工档案确定。

除了视同缴费年限以外,还有视同缴费指数。由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退休待遇跟本人的职务级别相关、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关。因此,视同缴费指数结合本人的职务、级别以及2014年9月之前各地的退休生活补贴标准,由各省市统筹确定。

事业单位中人的界定(事业单位中人是指哪些人)(2)

说实话,过渡性养老金的消除是一项缓慢的过程。如果2010年时20岁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样会有4年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时间,如果是男性等待退休时至少要等到2050年了。这还是没有延迟退休的情况下。所以,过渡性养老金要想完全没有,需要2050年以后。

过渡期的过渡办法

国家规定的十年过渡期,实际上是确定了一个退休待遇的保底办法:老办法退休待遇。

老办法退休待遇跟过去的计算模式是不一样的。过去的计算模式是,按照退休时的工龄计算基本工资的发放比例。如果是独生子女父母或者受过省市级奖励,可以提升计发比例。最后,按照发放比例乘以基本工资得出基本退休费,再加上退休生活补贴,就是每月领取的退休金了。

2014年10月以后,基本工资进行了大幅调整,为的是确保实施养老保险缴费以后个人的收入不降低。因此,我们使用的工资计算标准是以2014年9月本人的工资为基础,然后按照每年退休工资调整的模式,计算出老办法退休待遇。如果后期进行了职称或者职级,也会增发一定的退休补贴数额,参与以后年度的退休工资老办法调整。

事业单位中人的界定(事业单位中人是指哪些人)(3)

10年过渡期内,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则按照老办法退休待遇发放。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则在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基础上,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从10%~100%。由于通常新办法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退休待遇差距。

实际上2024年1月开始到2024年9月,发放比例就已经达到了100%,但是这并不代表过渡期提前结束了。因为,老办法保底的政策仍然存在。当2024年10月底以后,实际上就不会再计算老办法退休待遇了,那时候过渡期才算结束了。

所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10年过渡期,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会提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