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1)

(汉献帝刘协)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冬。

对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难捱的冬季。

这位小皇帝在此前的很多年里,一直被董卓视为掌上玩物。

那时节,刘协是妥妥的傀儡皇帝。

董卓白天擅权祸国,屠戮忠良,晚上就闯进长乐宫中,奸淫嫔妃,夜宿龙榻。

备受屈辱的小皇帝好不容易等到董卓身死,没过上两天舒服日子,又被董卓手下的李傕和郭汜给盯上了。

一帮汉室大臣带着年幼的小皇帝,自长安而出,一路奔逃,堂堂天子,竟然落到了有如丧家之犬的地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群雄纷纷割据地盘,裂土而治,群雄虽多,但在当时,比较有实力的屈指可数,就那么几个。

西凉的马腾在沙漠里啃沙子,江东的孙权岁数太小,搞不好还在吃奶,荆州的刘表家里内斗不断,益州的刘璋胸无大志,每天在府上饮酒作乐,辽东的公孙瓒虽然手握大片土地,但其人资质平庸,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剩下的,例如南阳袁术、徐州陶谦、交州士燮,更是平平无奇的庸常之辈。

如此说来,在当时又有势力而又有实力的人物,只有两位,那便是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

有读者可能会提问,不对啊,讲三国怎么能不提到刘备呢?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2)

(刘备)

不好意思,此时的刘豫州打仗可以说是屡战屡败,手无寸地,身无寸功,一直在中原大地上流窜,所以他的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我们主要要聊一聊老曹和老袁两位朋友。

天子出逃,颠沛流离。

冀州袁绍府上的谋士们,发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后汉书》

一位叫做沮授的谋士向袁绍建议,袁哥本来就是四世三公,威加海内,现在天子在外游荡,无家可归,您要是把天子给弄回来,您就可以挟持天子,以天子的命令号令天下群雄,这岂不是美滋滋。

说得很有道理,袁绍也很心动。

如无意外,袁绍同志轻车快马,迎回献帝刘协,那么挟天子令诸侯的,很有可能就是他袁本初了。

但沮授话音未落,另外一位谋士也站了出来。

这位谋士不是别人,正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郭图。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3)

(郭图)

郭图,字公则,河南禹州人,早年曾在颍川太守阴修手下做过门吏,之后又在冀州牧韩馥手底下打工,最后又投身袁绍账下,成为了一名幕僚。

老实来讲,作者翻遍《汉书》、《三国志》等典籍,并没有找到太多关于郭图同志少年以及青年时期的记载,他留给人们最初的印象,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袁本初的谋士。

袁本初的谋士很多。

狂才如许攸,刚直如田丰,忠正如审配,狡诈如逢纪。

如此说来,平平无奇的郭图在这帮人中其实很难排的上号。

沮授提出迎接天子的意见后,众谋士默不作声,尚在思考其中利弊时,郭图却不假思索的站了出来,他掷地有声,对袁绍说了这么一段话:

“汉室陵迟,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后汉书》

郭图表示,大汉强盛之时,天子是香饽饽,人见人爱,但现在汉室衰败,皇帝就成了灾星,大家躲他还来不及,哪儿有迎回来的道理呢?

况且迎回天子,那么主公就要听从天子的约束,服从天子的命令,天子今天让你干这个,你就得干这个,天子让你明天干那个,你就得干那个,到时候喧宾夺主,天子当家,可就没你袁本初什么事儿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袁绍同志优柔寡断,错过了迎接天子的大好机会,反而让曹孟德曹老板捡了个大便宜。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4)

(袁绍)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把各地群雄可以说是拿捏得妥妥的。

袁绍很后悔,但后悔也无济于事。

他不算漫长的一生中做过很多让他后悔的事情,相比之下,这一件只能算是小事儿。

作为三国历史的粉丝,我曾经研究过袁绍其人的性格,几番深入浅出的分析过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

袁绍其人,并非单纯的优柔寡断,因为就算优柔寡断,最终也总是要“断”,要下决定的。

袁绍同志的的性格,更像是一种选择困难症。

当他所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选择时,他会继续等待另一个选择。

而当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时,他往往又会选择不做选择。

但即便是这样,袁绍凭借着其自身的雄厚兵力,还是干出了一番大事儿。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消灭了老邻居公孙瓒,势力极速扩大,坐拥青、幽、并、冀四州,大半个河北都落入到了袁绍的手里。

一战刚平,一战又起。

收拾完公孙瓒,袁绍又打算对曹操动手。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5)

(公孙瓒)

当然,从地理因素上来讲,这是必然的。

此时的袁绍正是事业上升期,他渴望收获更大的成就,北上已经到头,再往北走那就奔着鸭绿江去了,实在没有那个必要。

所以南下就成了袁绍同志唯一的选择。

而南下的第一道障碍,就是兖州的曹操。

对曹操来说,跟袁绍的交战也是必然的。

虽然曹操手握天子,但天子不能当饭吃,兖州地狭民寡,经济基础实在薄弱,曹操想要进取,也必然要向外开拓土地。

想要开疆拓土,曹操同样也面对两个选择,北上和南下。

南下,是固若金汤的荆州刘表,荆州依山面水,实在不是块好啃的骨头,而北方的袁绍虽然家大业大,但在曹操眼里,袁绍不过是个草莽,跟自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双方都有向对方用兵的理由,由此袁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大战在即,袁绍的谋士们又吵开了锅。

沮授认为,曹操虽然整体实力跟咱们没法儿比,但曹孟德精于谋略,他手底下也是文臣武将嗷嗷能干,所以我们对付曹操,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6)

(沮授)

这条建议说得实在是很有道理。

在三国时代,你可以轻视刘豫州,可以轻视孙仲谋,你可以轻视无数诸侯枭雄,但你唯独不能轻视曹孟德。

因为曹操实在是一个狡诈无比的人。

但我们的郭图同志却不以为然,他表示:

“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其势譬若覆手。”——《后汉书》

咱家主公英明神武,兵力胜曹操数倍,收拾个曹操还不是小菜一碟?干就完事儿了!

袁绍再次陷入了犹豫之中。

如果他能再多犹豫一会,有可能他就会选择像沮授那种较为稳健的作战方针,但郭图同志生怕袁绍不听自己的,赶紧补了一句话:

“今不时取,后难图也。”——《后汉书》

现在要是不抓紧时间对付曹操,以后那可就没机会了。

得!

袁绍又被郭图忽悠了!

结果官渡之战还没打响,袁绍就率大军偷袭曹操,愣是被曹操打了个灰头土脸,还把自己手底下最骁勇的武将颜良给搭上了。

然而,郭图真正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我们知道,袁曹对峙官渡的时候,袁绍是有很大优势的。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7)

(曹操)

因为曹操是率军而出,讨伐袁绍,而袁绍是在自己家门口迎战。

主场作战,自然有利。

曹军的粮草需要从许昌运输过来,而袁军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充足的补给。

论兵力,袁绍率军十一万,而曹操撑死只有两万人。

所以不管怎么看,袁绍似乎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啧啧称奇的变数。

这次这个变数的名字,叫做许攸。

许攸,字子远,河南南阳人。

和沮授,审配等人一样,他也是一个十分不受袁绍待见的谋士。

和喜欢谄媚胡吹的郭图不同,许攸为人狂放,说话直接,经常惹得袁绍不痛快。

老许同志当然也看得清形势,自己在袁绍手底下混,是没什么出息了,既然如此,不如转投别处。

许攸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奔了曹营,并且为曹操提供了关键性的一条计谋,偷袭袁绍的粮食储备基地——乌巢。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8)

(许攸)

夜袭乌巢的行动惊醒了袁绍一统北方的美梦,而乌巢熊熊烈焰照夜如昼,彻底点燃了曹操的雄心。

乌巢着火了,问题又来了,是去乌巢救火,还是索性放弃乌巢,直奔曹操大营而去呢?

绝大部分谋士都认为,粮草是重中之重,别的不管,必须先把粮食抢救下来,要是没了粮食,管你百万千万大军,照样都得饿死。

但郭图同志却又有了不同的意见,他表示:

“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后汉书》

曹操偷袭乌巢,倾巢而出,大营势必空虚,所以我们只要猛攻其大营,他必然要回援来救,这样乌巢的危机不就解除了?

不出意外,袁绍再一次上当了。

不过与其说是袁绍上当,倒不如说是郭图把曹操想得太简单了。

当袁绍的大将张郃来到曹军大营里,却发现这里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你以为你能偷袭我中军大营,其实我就想到了这一切。

曹操就是曹操,谋略不是吹出来的。

结果曹营没攻下来,乌巢也烧没了。

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袁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我三番五次都听从你的建议,结果我天天吃败仗,让人打得灰头土脸,你必须给我个说法!

郭图双手一挥,嘴一撇,说了这么一句话:

“郃快军败,出言不逊。”——《三国志》

袁哥,作战失败责任不在我啊,是张郃将军拿不下曹营,跟我有啥关系?

三国中的郭图聪明吗(三国时期最为暗黑的谋士)(9)

(张郃)

此言一出,张郃二话不说就投奔了曹操。

三千多字,洋洋洒洒,说不尽一个人的一生。

但看到这里,我们足可以见得,郭图把袁绍坑的可是太狠了。

他一次次的信任郭图,但郭图却一次次的把他给骗了。

或许,也并非是郭图有意要诓骗袁绍,而是他本人实在是太过庸常,终其一生,只会给别人出馊主意。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官渡大败,忧愤而死。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基本剿灭袁绍的残余势力,郭图也身死乱军之中。

郭图死了,本篇文章也接近尾声。

按照惯例,在文章结尾,作者要言简意赅地评价一下主人公的一生,但面对郭图,我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硬要说点什么的话,我倒是十分同情袁绍同志的遭遇,他在一些影视剧中有过“许攸辱我,田丰误我,郭图坑我”的台词,只希望若有来世,能让袁本初碰上点好人。

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