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给麦家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

《解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这部麦家写作了整整11年的长篇小说,一经面世,即畅销全球。被翻译成33种语言,成为全球馆藏量第一的华文作品。这部小说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1)

《解密》说的是一个天才被损坏的故事。一个记者在多年后多方搜集资料,尽力还原容金珍——一个身世悲惨却天赋异禀,成为国家特别单位701的破译英雄,却又因密码而疯狂的无名天才的一生。1949年前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这个宏大历史中人物浮沉的命运,都在《解密》中体现出来了。

新历史主义:宏大历史中闪耀的无名英雄

《解密》是典型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再将小说作为演绎宏大历史(“官方历史”言说)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作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以及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在官方历史之外重新发现民间,发现边缘人物,写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表现历史的偶然性。《白鹿原》、《丰乳肥臀》、《妻妾成群》均是这一类作品。

《解密》并没有回避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乃至国际上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如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美苏冷战等,但小说的焦点始终聚集在“容金珍”这个人物的成长、选择与转变上。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2)

整部小说就像是在写一部人物传记,从容金珍的前世——其惊才绝艳的祖母容幼英开始说起,容幼英在数学上天资聪慧,与莱特兄弟一起,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送上了蓝天。但这样一个为人类立下千秋功勋,足以被后人代代传咏的女子,却难产而亡,生下了一个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的儿子“大头鬼”,将家业几乎败光,长到20岁时死于烟花女子之手。

小说的主人公容金珍,就是大头鬼在外的遗腹子。容金珍是在容家老宅中寂寂无名地长大的。是真的没有名——有那样一个父亲,谁对他还有好脸色呢?他像一条虫一样生长,唯一将他当人看的,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落魄洋先生。直到长到12岁。洋先生去世,将他托付给在省城N大学担任校长的叔祖父小黎黎照看。

自此,容金珍落魄的前半生告一段落。他在小黎黎的慧眼和抚养下,展现出不输其祖母的数学天分。上学、跳级、进入N大学、与世界知名数学家希伊斯结识、被国家特别单位701破译处处长选中、远离家人断绝音信进入701、破解X国(美国)的顶级密码“紫密”、一跃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英雄、在破译“黑密”的过程中因为不慎丢失了记录灵感的笔记本而疯了……

《解密》既是通过容金珍来写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家国情怀、意识形态,但又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如《创业史》、《红日》等),以某种既定的理念来诠释历史,而是尽可能通过容金珍这个历史上可能不存在、可能存在但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而隐去姓名的悲剧性天才的一生,来书写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为这样一个党史上没有名姓的人物作传,在宏大历史之外,写出了一个传奇但又真实的人物的聪慧、孤僻、无奈、胆怯、癫狂。但这些缺点丝毫不影响这个人物的光芒,正是有这些缺点存在,容金珍这个人物才格外闪耀。

强大而又脆弱:天才容金珍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将自己无限地拉长,拉得细长细长,游丝一般,呈透明之状,经不起磕碰。所以,大凡天才都是娇气的,如世上所有珍宝一样。”

小说中的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容金珍的性格和命运。破译密码——这项孤独而又阴暗的事业,除了必要的知识、经验和天才的精神外,还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而容金珍,就是一颗陨落的星辰,闪耀,却短暂。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3)

容金珍是强大的,这点毋庸置疑。无论是在智识和专业能力上,还是他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地位上,他都是身边人仰望的存在。

容金珍的聪慧和天赋是从小就有的。在只有数数和加减法能力的时候,他就能独立算出洋先生89年的生命总共活了多少天,并且借此独立摸索出了乘法法则和口诀。“像是用一把石斧把一棵树变成了一件家具”,震惊了所有人。

而他也不负小黎黎的期望,甚至超出其期望地发展。在N大学期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连续解开数学家希伊斯两道题目的学生,与希伊斯共同发明了享誉世界的数学棋——希伊斯棋,并且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通知书。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肾炎将容金珍永远地留在祖国的大地上后,他又被701破译处处长看中,进入701,以一己之力破解了困扰所有人数年的“紫密”。

大家知道,天上的星星会坠落,而他这颗星星却永远不会。因为他获得的荣誉是任何一个人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的。一个秋天接着一个秋天,人们眼见他步步高升:组长、副科长、科长、副处长……

天才性的智慧带来的是非凡的地位、荣耀和尊敬。就连他的“姐姐”,因为苦等国民党的前男友终身不嫁,而在“文革”中被批斗时,容金珍只要露面说上一句话,就能扭转局势,使之从人人批斗的“国民党情妇”,变成“英雄的姐姐”、“毛主席最亲近的人”。将黑的说成白的,其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4)

即使容金珍最后因为破译“黑密”时丢失了笔记本而疯掉,他的继任者严实在他的找回的笔记本的基础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破译了容金珍3年都未破解的黑密时,严实也不得不承认,容金珍已经为他走完了99步。

他像一个神,创造了一切,又像个魔鬼,毁灭了一切,包括我的心灵秩序。在这个人面前,我感到热烈、崇敬、恐怖,感到一种彻头彻尾的拜倒。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我没有站上容金珍肩膀——我站不上去!只是幸福又虚弱地趴在了他身上,好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趴在了母亲怀里,又好像一个雨点终于跌落在地,钻进土里。

就像硬币有两面,强大如容金珍,也有脆弱渺小的一面。脆弱到,一个笔记本、一场大雨,就可以将他轻而易举地击倒。

命运对这个它一向眷顾的凡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却没有想到,将已经拉地细长细长的容金珍的神经,一下子触断了。一向待在701深居简出的容金珍,为了破译黑密,乘坐火车前往北京总部汇报交流,严阵以待的去程平安无事,却在即将返家的安心惬意中,不慎丢失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而小偷,不是严防死守的特务,而仅仅是个毫不知情的小毛贼。

作为他随身携带、随时记录灵感的工具,笔记本已经成为了容金珍“灵魂的容器”。而在火车上丢失了一个小时才发现,注定让寻找到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即使,在A、B两市公安部门、军队方面、铁路局、环卫局、城管局、交通局、日报社、邮政局等多方介入的情况下。

在事发后的第六天晚上,一场倾盆大雨将容金珍仅存的一丝希望都淋湿了——即使有一天找回笔记本,那其中的种种珍贵思想也将被雨水模糊成一团墨迹。

容金珍嚎叫着,破门而出,冲入倾盆大雨中:

“天哪,你对我不公正啊!”

“天哪,我要让黑密把我打败!”

“天哪,只有邪恶的人才该遭受如此的不公正!”

……

他疯了,一颗闪耀的明星就此陨落。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5)

而正是他的疯狂,让继任者严实意识到:天才如容金珍也会在笔记本丢失的小小失误中失去理智,那么会不会黑密最后的奥秘,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呢?谁能想到,黑密根本没有上锁!

容金珍一生破译密码,最后将自己也变成了密码的一部分。他通过自己的灾难——这种神奇又神奇的方式,向他的同仁显示黑密怪诞的奥秘。这时候的他,究竟是脆弱还是强大呢?

容金珍的悲剧结局令人唏嘘,但仔细想来,这仿佛是从小就已注定的。从小被人换做“大头虫”、当作扫帚星一样长大的容金珍,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养成了他孤僻、冷漠的性格,也养成了他荣辱不惊的坚硬个性,和极其冷静的智慧。所以,他注定是为密码而生,也注定逃不脱破译人的宿命——一个人只能制造或破译一本密码。

一个传奇人物,连他的陨落,都是充满传奇性的。这就是容金珍。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6)

零度感情的叙述呈现和满溢的家国情怀

叙述角度的旁观者视角、叙述语言的克制与小说情感的流露之间,并不冲突。相反,正是在作者的旁观与克制的叙述中,这种以家国为密,以人心作解的行为才更具有了一种伟大的价值,这种牺牲小我的家国情怀才更熠熠生辉。

《解密》的写作手法很有意思,值得一谈。小说是以“我”——一个记者的身份和视角来讲述故事的。关于容金珍的前世今生,“我”作为其事迹的整理者,自然就具有了一种上帝视角。同时,在行文的过程中,除了“我”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外,还穿插着荣先生、郑局长、严实等人的口述记录,仿佛这就是一篇事迹报告。容金珍不同人生阶段所遇到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容金珍的故事。而作为叙述者的“我”,只是忠诚地将之记录了下来。

但在另一方面,小说又并不避讳“我”在剧情中的存在,甚至“我”还会主动讲述征集线索、采访亲历人的过程,如“我”是怎样在灵山疗养院偶遇年迈的容金珍进而引发调查兴趣的,是怎样找到容金珍的妻子小翟的,又是怎样进入701特别单位对容金珍的过去进行了解的,可以说是充分地介入剧情。甚至于,对于叙述的分寸和语言的使用,“我”还要作一二介绍说明。

“我”是叙述者、是旁观者、也是容金珍故事的介入者。在小说中,“我”对于故事的真实性十分考究,对于讲述的分寸感也一再注意,正体现了一种克制的态度。而正是在这种克制下,小说的真实性才愈发显现出来。就好像,这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人物和事件,“我”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将之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挖掘出来,将这位在内部疗养院终老一生的疯子天才的故事,重现于世。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7)

正是在这种真实感的营造中,读者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以容金珍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与坚守,对信仰的忠诚与成全,对事业的追求与责任,种种这些,在00后一代人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执着与牺牲,有了最完美的呈现语境。

在701特别单位选中容金珍,要带他走的时候,他的监护人小黎黎这样说道:

“屋里是你的家,屋外是你的国,无国乃无家,走吧,别耽误了。”

当“我”在采访郑局长时,怀疑容金珍由于从事秘密工作的原因,他的功勋被人为地夸大了,甚至被谣传成了制造原子弹的功勋。郑局长是这样解释容金珍一生所从事并投入的事业的:

“难道你觉得靠一颗原子弹可以打赢一场战争吗?而靠容金珍我们几乎可以打赢每一场战争。原子弹是象征我们国力的,是插上鲜花给人看的,而容金珍干的事是看别人,是从风中听人的心跳声,看人家深藏的秘密。”

当容金珍进了701一去不返,杳无音讯,家人对他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是否还活着等等都不知道的时候,他们也从未怨怪过容金珍和带走他的组织。或许对于容金珍和他的家人来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阻碍,阻断了他们亲情的联系,但他们却都甘愿为此牺牲,无怨无悔,因为:

这是珍弟的秘密,但首先是我们国家的秘密。

一个秘密对自己亲人隐瞒长达几十年乃至一辈子,这是不公平的。但如果不这样,你的国家就有可能不存在,起码有不存在的危险,不公平似乎也只有让它不公平了。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8)

在麦家这种零度感情地叙述下,人物所处的历史语境得以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重返历史现场的读者,根本无暇顾及用现代那一套思想来仔细思考人物的选择,只会在人物的家国情怀中产生灵魂的共振。

叙述的克制,带来了情感的真实迸发。


在“起-承-转-再转-合”的叙述中,关于容金珍的故事画上了句点。但这场以家国为密、人心作解的《解密》,却才刚刚开始。因为,读者会看到,宏大历史下不知名人物的闪光同样美丽,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的,那种朴素的家国情怀仍然直击人心。

麦家经典语录感悟(麦家解密家国为密)(9)

我是月酿酒,月光酿酒,请君共饮。持续输出专业高质量、有趣有想法的文化内容,欢迎评论、点赞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