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1)

节肢动物•云南亚叶螳

Asiadodis yunnanensis

云南亚叶螳,隶属节肢动物,昆虫纲,螳螂目,螳科,亚叶螳属。通常栖息于高温潮湿的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国内目前已知分布于云南。照片摄于西双版纳。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2)

在螳螂中,云南亚叶螳算得上大块头,成年雌虫体长会达到6~7厘米。云南亚叶螳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和大多数螳螂品种若虫和成虫形态大体相似不同,云南亚叶螳的若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区别。其中若虫的形状如一个钻石棱形,而成虫因为羽化出了翅膀后,形状如一片被啃食后的叶子。

若虫时期,它们身体灵活、精力充沛,常常在树枝间移动,不过由于不善飞行,也多是在同一个区域活动。

与多数螳螂若虫喜欢倒挂在树叶上不同,有着形如叶片的作弊利器,云南亚叶螳若虫更喜欢站在叶片正面。遇到危险时,它们会紧紧贴着叶面,利用较为宽大的背板与叶面融合,起到伪装迷惑的效果。如果敌害的视力极佳,看破了它的伪装,它们就会从叶片上直接掉落到地面,逃之夭夭。

而在成虫期,它们一般会选择一处适合伏击的地方,然后静静地等待猎物上门,有时候甚至会在叶片上待一整天。当然,相比若虫,成虫活动范围更大,当在一处找不到食物时,它们也会进行短距离的飞行,到下一个目的地觅食。

通常,雄性螳螂体型较小,翅膀发达善飞行,而雌性螳螂因体型大,有的翅膀已退化或较短只到腹部末端,不善飞行,如前期介绍的明端眼斑螳、华丽弧纹螳等,但是云南亚叶螳雌虫的翅膀十分发达,超出腹部末端1厘米左右,善于飞行。

那么,为什么有的雌虫善于飞行,有点雌虫却不善于飞行呢?

“这个主要是看螳螂生存的环境,比如云南亚叶螳,它们的成虫在雨林的树冠层活动,要去别的树上就需要飞行,否则容易被困在树上。” 《中国螳螂》一书作者、《萤火虫》自然纪录片主创朱笑愚说,而生活在灌木中的螳螂,可以通过爬行实现迁徙,没有飞行的必要,因此翅膀就会出现退化的现象。

因为地域分布的局限以及自身伪装较好,云南亚叶螳鲜为人知。

“我和一个特别喜欢虫类的朋友进山拍摄,他发现了这只螳螂后指给我看,我是定睛观察了好一会才看出来,那居然是只螳螂。”摄影师赵益说,彼时,树林中刚下过雨,到处是一片翠绿,而这只螳螂卡在一片绿叶上,色彩与周围环境高度重合,“后来我把它捉住放在地上,它就摆出了一副‘娇羞’的姿态。”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3)

赵益,山野自驾爱好者,爱好摄影、绘画以及一切美的东西。用镜头记录自然生息,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享受美美与共的奇妙旅程。

统筹:赵娟 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特别鸣谢:《中国螳螂》一书作者、《萤火虫》自然纪录片主创朱笑愚先生。

打开生物多样性宝库,让云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我们也热切期待您的参与,如果您在云南拍摄到了精彩的物种照片,欢迎投稿,一旦录用,稿费从优。

投稿方式:

发送照片至邮箱66102017@qq.com,并留下作者联系方式。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