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征

  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张家口赛区为人们带来了雪上项目的诸多精彩瞬间,张家口这座城市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耀眼的光芒。

  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张家口的历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与明清时期的北京有着密切关系。明初,它最早作为军事防御之地出现在华北版图之上,是扼守华北与塞外咽喉之地。到了清代,由于清政府与蒙古和俄国的经济交往日渐频繁,张家口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边贸重镇。清末,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就是张家口当年繁盛的见证。

  因为时代的变迁,张家口一度淡出人们视野,只留下一些古建筑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往事。如今,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张家口以及它的一些辖区,因为冰雪运动,再次回到人们视线中。

张家口历史多少年(张家口与北京的历史渊源)(1)

民国时期张家口大境门

  明代时宣化建有谷王府

  要想弄清张家口的历史变迁,必须先说说另一个重要的地名:宣化。如今,宣化是张家口市的一个辖区,位于张家口东南侧。不过在几百年前,宣化的声名却比张家口更为显赫——明代宣化称作宣府,它是“九边”(明初至明代中期在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而且还是明朝最早设立的军镇之一。《明史》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注——偏头关),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宣化古城历史悠久,素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誉。在本届冬奥会上,宣化也展现出这座城市在冰雪运动上特有的风采。宣化古城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媒体接待站的采访线路之一,在媒体记者报道激烈冬奥赛事时,还能欣赏到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也凸显出宣化的深厚底蕴。

  2月4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主火炬点燃后,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北京冬奥会火炬台也被点燃,点燃火炬台的是来自宣化的火炬手王文卓。据媒体报道,王文卓曾经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取得过历史性突破。

  宣化古城有着千余年的建城史,不过它现在的格局,来源于明初的一次扩建。洪武年初,朱元璋在北方设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等藩王,通过封王的方式来抵抗北元势力。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底,位于北平西北的宣府上马了一项重大工程:为即将到这里就藩谷王朱橞(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营建一座崭新的王府,宣府也被升格为王城。经过两年的建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谷王抵达宣府,正式入驻新建成不久的气派王府中。同时为了加强北部地区的边防,明太祖还特意为谷王调派了周边的卫所驻军,归他调遣,此时的谷王可谓集当地政治、军事等权利于一身,因此他得以在宣府大兴土木。

  极盛时的宣府城沿城设“一关七门”。一关即南关,关内设月城和瓮城;七门分布在城墙四周,其中南面正中为昌平门,此门至今保存完好,昌平门西侧还开有宣德门和承安门;北面东为广灵门,西为高远门;东面为定安门;西面为大新门。然而好景不长,朱元璋去世后不久,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和燕王咫尺之隔的谷王决定响应朝廷的号召,率兵往南京勤王,防守南京城的金川门。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渡江,逼近南京。谷王见建文帝大势已去,遂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朱棣即位后,念及谷王献城有功,仍保留其封号,改封地为长沙。不想谷王就藩长沙后在地方横行霸道,为害一方,甚至声称建文帝没有死,被自己藏匿于王府中,准备有朝一日重登大宝,这一举动终于让朱棣忍无可忍,于是他将谷王贬为庶人并囚禁起来。

  宣府的谷王府因为没有主人,也就逐渐荒废了,但城市的地位并没有因之而降低。宣德五年(1430年),在宣府镇总兵谭广的请求下,宣宗批准设置万全都司,治所就在宣府城内。万全都司下辖十一卫和七个千户所,相当于省一级的军事机构,级别很高。此后,随着北方军备的加强,宣府的军事地位也被进一步提高。根据史书的统计,在宣德年间到万历年间的190年中,明朝经历了蒙古部落近四百次南下的侵扰,其中发生在宣府镇的多达59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宣府位置的重要性。

  正统和成化年间,宣府城内新建钟鼓二楼,其中鼓楼在南,名为“镇朔楼”。钟楼在北,造型为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名为“清远楼”,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从其建筑结构即可一窥当年宣府的重要地位。如今,这两座楼保存完好,它们和昌平门成为宣化悠久历史的见证。

张家口历史多少年(张家口与北京的历史渊源)(2)

明代《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明代时张家口是一座小城堡

  明代,宣府下辖七个路城和一个驿城,七个路城还下辖六十个卫所堡城。驿城就是人们熟知的鸡鸣驿,古城至今留存,和城边鸡鸣山相映成趣。宣府所辖的这些路城以及卫所,在历史的发展中异军突起。其中所辖的一座城池名为“隆庆州城”,到了隆庆年间,为了避讳皇帝的年号而改名为延庆州城,它就是如今的延庆。

  当时,有一些张姓的居民居住在宣府西北侧万全右卫的长城脚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小镇就以居民的主要姓氏命名为“张家庄”。宣德四年(1429年),万全右卫指挥(官名)张文在这里修筑堡垒,并将其命名为“张家口堡”,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座堡垒渐渐崛起,它就是后来的张家口。

  明代时,张家口和其他边防堡垒一起构筑了京城西北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

  嘉靖年间,因为蒙古部落的分裂,导致其中一部势力(俺答汗部)没有了补给来源。于是这一部的首领俺答汗多次上书明廷,请求双方互通有无。最终在隆庆年间,明廷批准了“互市”的政策,从此汉蒙两族在边境的一些地区开始了交易往来。

  “互市”分为“官市”和“民市”。前者主要是蒙古部落的统治者向明廷贡献马匹来换取明廷赏赐的布帛、丝绸等物资,后者则主要是明朝的百姓和蒙古牧民的交易。这种互市的存在,为张家口从军事重镇华丽转身为商业重镇提供了条件。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在张家口城内就已经开始出现如文昌阁、玉皇阁等建筑,这足以证明当时张家口的人口、经济以及文化有了长足发展。

  到了清朝,由于推行“满蒙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北方的长城防御体系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作用。清初,在张家口一带的长城上开辟了新的“豁口”,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在此豁口基础上建造了大境门,以方便口内外居民的往来。如今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的大境门,已成为张家口最知名的历史遗迹,大境门上有“大好河山”匾额,这四个字是民国时察哈尔省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书写的。

  雍正年间,朝廷开辟了一条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后前往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的商道,以供俄商人往来。张家口自然也就成为中俄贸易的重镇,商道开通前的康熙年间,张家口仅有商号30多家,而到了道光年间,则增加到了280多家,张家口已经成为北方的一座商业都会。有趣的是,因为当年大量晋商云集于此,这使得张家口方言听上去更像山西方言。

  1909年,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之后,更是促进了张家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张库公路输送的物资云集在张家口,可通过这条铁路运往京城,再通过自北京出发的各条铁路运往全国。

  那时,张家口的各类商号已经达到了7000余家,各类银行共有38家,贸易总额达到1.5亿两。1928年察哈尔省成立之后,张家口顺理成章成为察哈尔省的省会,甚至日本、美国和苏联都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

  此后,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张家口因处于要冲地位,被各种力量所倚重。1939年,蒙古亲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仿效伪满洲国,成立伪蒙疆自治政府,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并把“首都”选定在了张家口。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攻下张家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从日伪手中夺回的首座省会城市。

  如今,这座城市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之后,再次破茧而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元中都”到冰雪运动之城

  自张家口驱车一路向北,就到了张家口市下辖的张北县。说到张北,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被誉为中国式“66号公路”之称的草原天路。

  其实,除了美景,这里也是一处历史悠久之地:元代的“中都”就在张北县境内,也就是说这里是蒙元王朝兴建的“四都”之一。“四都”指的是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境内)、元上都、元大都和元中都。其中哈拉和林、元上都和元中都如今只剩下一些建筑基础,成为古城遗址,而元大都则延续至今,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城。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北和北京还是“亲兄弟”,这也再次说明了张家口与北京的历史渊源。

  元中都兴建于武宗海山在位期间(1308年至1311年),元代皇帝每年都要北巡上都,并在那里居住一段时间。而前往上都的路线有四条:其一是古北口路,从大都出发,途经顺州(今顺义)、檀州(今密云),出古北口直奔上都,这条路后来也成为清朝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一条御道。其二称之为“东路”,即由大都奔赤城、沽源至上都。其三是“中路”,由大都奔怀来向北至上都。其四是“西路”,同样先到怀来,但之后不是直接北上,而是先到宣府(今宣化),过今天的张北县向北至上都。

  中都城便位于“西路”途中。最早这里只是一座皇帝中途休息的行宫,至元武宗时始建为城市,有学者认为整座中都城就是仿照大都的规制而兴建的。从今天残存的中心大殿的台基来看,其规模绝不亚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这座新都城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宫殿主体工程的建设,但武宗在位仅仅四年便去世了,而这之后元中都就被后来的统治者废弃了。到了元末,这座废都又遭到红巾军的焚毁,如今张北县在这里兴建了元中都考古公园。

  1934年从张北县单独析出一部分区域,取“崇尚礼义”四字,设立崇礼设治局,1936年命名为崇礼县。如今,它是张家口下辖的一个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崇礼成为市民滑雪的好去处。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崇礼已成为拥有7家大型雪场、169条雪道(长度总计161.7公里)的中国最大滑雪区之一。北京冬奥会上,崇礼是张家口赛区的核心赛区,51枚冬奥会金牌在这里产生,崇礼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