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高云淡,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被一片金黄色裹挟,位于神木市栏杆堡镇张家坬村的坡改地上,已经成熟的一穗穗谷子在风中摇曳,该村今年的有机小米产量在2万斤左右,山地苹果预计产量在5万斤左右,村民已连续四年实现分红,成为神木市依靠农业实现集体经济分红得第一村。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1)

多种产业发展,让村民尝到增收致富的甜头

据了解,张家坬村地处山区丘陵腹地,距离神木城区30公里,全村面积35.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4280亩,其中坝地260亩,其余均为坡旱地。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2)

“以前这里都是坡地,机械根本进不去,老百姓种地收割全靠牛耕驴拉。”张家坬村有机小米种植户张大爷说,现在村里修建了宽幅梯田,种植的谷子不上化肥,只上羊粪,天气干旱,加之昼夜温差大,产出的小米品质好,村里统一包装销售不愁卖。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3)

用好产业富民的金钥匙,增强农民“造血”功能,是张家坬村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张家坬村地处沟壑山区,村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生,产业较为单一。如今多种产业发展,让村民尝到增收致富的甜头,张家坬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2022年平整土地1000余亩,实施570亩山地苹果园,有机小米300亩,旱地西瓜50亩,有机黑豆300亩,种植收益达90万元,每户分红600多元,人均分红300元。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4)

神木市栏杆堡镇张家坬村第一书记胡彦华告诉记者,张家坬村主要产业有山地苹果、有机小米、旱地西瓜等,每年的销售十分可观,每年创收利润达80余万元,预计今年的有机小米产量在2万斤左右,山地苹果预计产量在5万斤左右。同时,村里修建的栏杆堡镇张家坬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加工厂,用于本村农民种植的杂粮进行加工。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5)

“现在马上到了11月份,加工厂会将村里种植的谷子统一加工,统一对外销售,同时这个加工厂还能辐射周边村子的杂粮加工,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现在张家坬村的有机小米每斤能卖到18元,而且它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小米每年都是供不应求。”胡彦华表示,下一步,神木市能源局会同神木市栏杆堡镇政府,在张家坬村打造一个农业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经基本建成,后续还将修建温室大棚、采摘园等。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6)

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机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迅速

据神木市栏杆堡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人选白杰介绍,2022年栏杆堡镇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立足镇情制定栏杆堡镇农业发展“四个定位”,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村集体累计流转土地13.6万亩,累计建设宽幅梯田 6.7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 9.5万亩。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7)

白杰表示,栏杆堡镇紧盯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经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土地整理,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机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迅速。创建了栏杆堡农牧品牌,实现小杂粮、黄油等农产品品牌线上线下销售,10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其中张家坬依托山地苹果园、有机小杂粮种植基地及小杂粮加工厂等,“有机小米、鸡心果”等产品累计销售80余万元,连续四年实现分红,成为神木市依靠农业实现集体经济分红得第一村。成立了西瓜协会,发展西瓜采摘、西瓜文化艺术节,今年拓展了西瓜科普等活动受到广泛好评,“下半年,栏杆堡镇将持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8)

华商报记者 郝锦龙 编辑 张晗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聚焦神木(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