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杭州人对我说:“能上浙江大学的,谁去合肥上中科大!”城市的大小和繁华,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吗?上大学到底去繁华大都市?还是去二三线的中小城市,哪种选择更有利于读书成才呢?

其实,来合肥上中科大的浙江学生,几乎都是浙江最优秀、最顶尖级的人才了!

合肥有哪些地方可以上学(一个更适合读书成才的城市)(1)

合肥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

曾经有人说:“合肥,这座在全国并无什么存在感的城市,就像一个过滤器。将那些不甘于坐冷板凳,不甘于寂寞,和急功近利的人过滤掉了”。合肥这座城市,似乎天生就为那些“仰望星空”、肩负国家使命、沤心沥血的少数科学家们留出了一方蓝天和一片净土!“合肥是创新的天地”,是“养人”的地方。这里的“养人”,应该是指培养科学家。合肥的确是培养科学家的“沃土”。70年代初,合肥收留从北京南迁无处可走的中科大的感人故事刷爆了网络,一直被传为佳话。

合肥是最适合读书的城市。合肥很早就与北京、西安、成都三座城市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科教名城”之一。合肥,与周边上海、南京、杭州等先发城市相比,经济体量还比较弱。也许正因如此,相对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光怪陆离和繁华喧嚣,显得相对孤寂的合肥,却是一方难得的静土、一方最适于读书和科研所必需的难得的清静和片刻安宁。这也许就是合肥的可贵的城市气质所在。以至于华为公司董事长任正非先生亦不禁感叹:“偌大的中国,也只有合肥能够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呵!”

还顺着这位杭州朋友的意思,让我们来看看几位在合肥上过学或者仍在合肥工作的浙江籍科学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吧。

一.胡伟武。浙江永康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坚守“绝不受制于人”的执着信念,攻克了被西方“卡脖子”的计算机CPU芯片技术,工作不辍,潜心科研,在2001年,他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32位通用CPU“龙芯一号”。终结了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和只能依靠进口CPU制造计算机的历史。

合肥有哪些地方可以上学(一个更适合读书成才的城市)(2)

胡伟武

二.潘建伟。70年后最杰出的量子科学家。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从1987年至1995年,潘建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获物理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1999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攻读并先后获得双博士学位。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还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等。

合肥有哪些地方可以上学(一个更适合读书成才的城市)(3)

潘建伟

三.陆朝阳。80后物理学家,亦出生于浙江东阳。不仅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在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博士生导师。2016年,陆朝阳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2017年、2019年,他又分别获得欧洲物理学会授予的菲涅尔奖和科学探索奖;2020至2021年他还获得美国颁发的“阿道夫隆奖章”和“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陆朝阳在量子物理基础、量子光学和实用化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方面卓有建树。被誉为“量子鬼才”。

合肥有哪些地方可以上学(一个更适合读书成才的城市)(4)

陆朝阳

四.陈秀雄。一位来自于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的“小镇做题家”。他和他的团队于2021年11月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而陈秀雄数学本科也是就读于他如今执教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他还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终身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文俊讲席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几何分析专家。

合肥有哪些地方可以上学(一个更适合读书成才的城市)(5)

陈秀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