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常被他人评价“你人真好”的人吗?你看起来无比随和,有求必应,以至渐渐地,人们把你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你逐渐会觉得人生总是陷入一种“讨好模式”,总是无法拒绝,习惯取悦他人。如果上述描述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很遗憾,你的人生或许要倒霉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或许选择“好人”并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残酷真相——乐于奉献的人经常被排挤

乐于奉献的人往往会提升团队乃至社会的利益,因此针对ta们的排挤、打压或驱逐听起来会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种现象真实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中。2018年,心理学家Pat Barclay教授和他的学生Aleta Pleasant在实验中印证了此类现象。他们招募了117名人员,按照4-5人一组,分组进行“公共物品分配游戏”(public goods game)。小组中的每个组员会被分到10个虚拟币。在每一轮游戏中,组员们需要决定把多少钱留给自己,多少钱放入“公共账户”;放入公共账户的钱会翻倍,而后平均分给所有组员。按照游戏规则,最佳做法是所有人都将自己全部的虚拟币都投入“公共账户”中,进行再分配,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得双倍的钱。

聪明人把道德当幌子(道德陷阱)(1)

但是,人们会存在私心,而且会担心如果其他人不付出,只有自己多付出,那么自己会吃亏。于是,在实际决策中,人们总是会选择只将一部分钱投入到“公共账户”里。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分配方式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看到其他组员将多少钱投入公共账户。在结束分配后,每个人被允许对其他组员进行惩罚。Ta们可以指定惩罚对象,并付出相应的虚拟币,来剥夺对方的虚拟财产——每花费1个虚拟币,ta们就可以让惩罚对象减少3元。被罚款的人只知道自己被罚了多少钱,但不会知道是谁惩罚了自己。

研究者计算了每个组员对公共账户的平均贡献额,并对组员们做出的惩罚进行分类。如果有些组员向公共账户中投入的资金比小组的平均贡献额更高,那么,研究者会把“针对这些乐于分享的组员的惩罚”算作“反社会的惩罚”。游戏一共进行了五轮。结果发现,每一轮都有人宁愿损害自己,也要进行“反社会的惩罚”

聪明人把道德当幌子(道德陷阱)(2)

为什么大家会执着于惩罚好人呢?这或许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糟,从而赢得竞争。通过惩罚好人,惩罚者能打击好人的付出行为,让好人变得不那么“好”,从而缩小彼此差距。

Barclay教授在一些游戏小组中引入了一名“观察者”,并告诉组员,这位观察者会在看到所有人的资金分配方案后,选择搭档和自己合作。也就是说,组员需要互相竞争来赢得观察者的认可。而观察者会选择的合作对象,往往是那些最乐于付出的人。结果发现,在存在观察者的小组中,“反社会的惩罚”格外严重。这说明人们试图通过打击分享行为,来削减好人的光环,赢得竞争。

由此可见,团队中的“活雷锋”未必有职场前途,甚至难逃被“群殴”的命运,这是否对执着于做“好人”的你有所启悟呢?

得不偿失——老好人自己也不容易快乐

有的人总是喜欢过度奉献自己,被迫活成了个“老好人”,有时还无奈地戏称自己是“讨好者”。其实,所谓“讨好者”并不是杜撰出来的一个概念,ta们真的会更容易消耗自己。明明只是想当个好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这是因为讨好者们的生活几乎都被他人占据。

聪明人把道德当幌子(道德陷阱)(3)

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下的讨好者,常常感觉到精疲力竭,常见的一个行为表现即是:过度工作。ta们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之上。为此,ta们会表现出过度的责任心,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在ta们心里,公司、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利益永远高过自己。而一旦停止忙碌,ta们就开始担心他人会对自己不满。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让ta们陷入过度的忙碌之中,而忽视了自己的观点、喜好和感受。这样的问题不仅发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即便是在亲密关系里,讨好者也往往难以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对于恋爱中的讨好者来说,你就是ta们世界的中心,ta们往往压抑/封闭自己真实的情绪,不自觉地答应你所有要求,即使自己很难做到。有时,我们会因为感觉不到讨好者的真实感受而沮丧,甚至用激烈的态度希望讨好者表达真实的情绪。这会让讨好者们进一步感到“表达情绪可能是危险的”。于是更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说出一些和真实想法相反的大话。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讨好者们同时也是性单恋者(只会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尽管ta们习惯去讨好别人,但当别人对自己展现出同样的好时,ta们反而会开始排斥这段关系。因为ta们无法相信,真实的自己也值得被爱。

拒绝做“老好人”,是每个成年人应有的智慧

既然做一个老好人如此费力不讨好,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独属自己的“娱乐活动”表单,列出至少十项能让你真正感到快乐的活动。然后规定自己至少做两件清单上的让你快乐的事。小到做个按摩、散个步,大到海外旅行,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学会的事情是,像你从前对他人那般,照顾自己、取悦自己。

聪明人把道德当幌子(道德陷阱)(4)

最后,愿每一个“老好人”都能尝试着去思考,去探索,在去除了“好人”这个身份之后,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不是“好人”,那你是什么人?然后,你要相信无论这个你是什么样子,都值得被自己温柔相待。

参考文献

Parks, C. D., & Stone, A. B. (2010). The desire to expel unselfish members from the grou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2), 303.

Pleasant, A., & Barclay, P. (2018). Why hate the good guy? Antisocial punishment of high cooperators is greater when people compete to be chos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6), 868-876.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聪明人把道德当幌子(道德陷阱)(5)

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

内容来自: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