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说明文的技巧十字左右(如何写好简单的说明文)(1)

把握特征 理清顺序

――如何写简单的说明文(一)

李勇军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为主的一种文体。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也就是把握好说明文的于是特点。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特征,顾名思义,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也是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依据。物与物相同的地方不是特征,而不同的地方才是特征。某种事物的形态、结构、变化、成因和功用等之所以跟其他事物不同,就是因为它在这些方面各有各的特点。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用途)等。

即使是同一事物,就结构说,这一部分跟那一部分不同;就变化来说,这一阶段与那一阶段不同;就功用来说,这一种跟那一种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原因也就在于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比如马和驴,它们都是动物,也极其相似,但是它们之所以成为两种不同的动物,也还是在于它们有区别:耳朵的长短和形体的大小不一样。

因此,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对象有具体的、清晰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

也就是说,在说明文写作中,我们要明确说明的目的。不同的说明目的,介绍的内容和方法也不一样。也只有明确了说明的目的,才能决定该说会么,不该说什么,哪儿详,哪儿略,哪些地方重,哪些地方轻,为什么作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从而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呢?其人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我们首先要全面认识了解事物,准确地把握所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说明文写作的基础。这里有个很好的途径就是身临其境的观察与思考,不仅要弄清楚事物的“大概怎么样”,也要弄清楚事物“究竟怎么样”,还要弄清楚说明对象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准确而迅速地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理清顺序。

常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介绍建筑物、风景名胜、图片漫画,合理的安排是使用空间顺序,因为所要介绍的内容大多和上下、左右、前后、远近、表里等方位有关。《二十公园》就是这样写的。立足于人工湖,将公园里的布置一一介绍。像我们见过风景区的风光介绍资料,主体部分大多也是按某个风景在某个地方或某个地方有某个风景这样空间顺序来叙述的。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如镜子的发展,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气球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这与记叙文中的时间顺序相似。像我们做物理实验后所写的实验报告中实验步骤的写法也是按时间顺序,一步步地来写实验操作过程的。

阐述事理,不同于说明事物,被说明事理的特征不在外表,而在于揭示事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事物之间的关系,宜用逻辑顺序,即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诸如介绍复杂事物或现象所采用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介绍比较深奥的科学原理所采用的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第三单元里的几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其中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把说明顺序安排清楚了,文章的层次随之清晰了,所说明的内容也就明了,从而能达到好的说明效果。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说明文大多不是只用单一的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交错使用的。比如在介绍一些古老的建筑物时,宜以时间、空间为序,做到纵横交错。因此,在具体的写作中要结合所说明的对象,灵活地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