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漫漫历史长河间,涌现出许多惊才绝艳的人物,他们年纪轻轻,才华横溢,所做所得便已达到有些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地步。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二十四岁便官拜建威中郎将,授兵二千人。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1)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青绿做山水,奇峰峻石,溪流飞泉,传承千年依然色彩艳丽,绘画人物栩栩如生,咫尺之间有千里志趣,作者王希孟,画作完成时年仅十八岁。

少年建筑师

巍然矗立六百余年、雄奇壮丽的天安门,他的设计和建造者,蒯祥,当年也是十八岁。

面对这些头角峥嵘之辈,在他们的光环下,普通人难免自惭形秽,其实大可不必,更不要妄自菲薄。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2)

我们虽难以复制他们的成功之路,但可以透过他们的成长轨迹,学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也是大有裨益。

蒯祥,能够在18岁,就独立设计建造天安门,这和他幼时的勤奋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蒯祥出生于一个工匠世家,父亲蒯富是江苏有名的木匠,南京的故宫蒯富就曾参与建造。

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各种工具、各种木料,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因此蒯祥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3)

蒯富对此也是大为开心,用心培养,告诉他有关建筑的原理、材料的选取、设计构造方案,年幼的蒯祥掌握了很多建筑学的知识

如果只是简单地学会知识,而没有动手实操,那么在建筑学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做不到青史留名。

蒯祥显然不是这样子的人。

他自幼就喜欢动手实操,参与建筑构造。锯、刨、锉、凿等木工工具全都熟能生巧、如臂使指,同时他的绘图水平也很高,花鸟鱼虫,亭台楼阁,挥手而就。

相传他能双手画龙,左右手同时绘就,画完后两条龙几乎完全重合,分毫不差。可见蒯祥绘画技艺之高超,对布局的把握有多深。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4)

蒯祥的设计图纸十分精准,用料、选址、尺寸等施工完成后,和图纸对比,分毫不差。

建筑对美学的要求很高,蒯祥所绘画的的设计图纸,不落窠臼,不拘泥于传统的布局和走向,每次出图,都让人眼前一亮,即便是父亲蒯富看到,也不由心生赞叹。

天赋加上刻苦努力,再有家学渊源,蒯祥自少年时起,就背负有天才之名。

建造承天门

当时,蒯富告老还乡,内举不避亲,让儿子接替“木工首”的位置。

没想到,自己刚退下,儿子就接到了一个天大的任务,涉及皇宫新大门,承天门。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5)

承天门,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光是听到这样的名字,就可以想到皇帝是有多重视这个大门,当时的皇帝,乃是朱棣,朱棣得位不正,性格隐忍多疑且嗜杀,同时还启用了太监。

蒯富听到儿子接到这个任务后,担忧不已,他虽然知道儿子的能力,现在已远胜自己,但第一次修建宫中这么大的工程,难免力有不逮。

皇族规矩远胜民间,大到形制、规模、大小、色彩,小到砖石瓦片取用,都有规定,蒯富唯恐儿子疏漏一些细节,犯了皇家的忌讳。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6)

而且儿子的年纪摆在那里,万一有小人精进谗言,儿子的性命也有危险,一时间急得团团转。

却没想到,18岁的儿子,半点不慌,胸有成竹。

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把图纸完成,更是做了一个模型呈给皇上。

皇上一看,龙颜大悦,立刻拍板就按照这个模型制作。

承天门开始施工,建造工期总共不到三年,但材料考究,所选工匠都是当世翘楚,蒯祥严把质量关,一道道工序不敢有丝毫马虎,上下一心,工程顺利完工。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7)

正是由于这样的敬业态度,承天门方才可以屹立百年而不倒。

承天门建成,皇帝龙颜大悦,此后称蒯祥为蒯鲁班。

蒯祥为官几十载,曾先后建造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西苑、景陵、裕陵,一个人奠定了明清两代宫殿的基础,同行称赞他的技艺鬼斧神工。

蒯祥从一名工匠最终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不仅在建筑上出类拔萃,官场上更是一路亨通。

提携后辈

但蒯祥为人却又谦和简朴,全无恃才傲物之意,也没有官场恶习。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8)

告老还乡之后,但凡有人虚心请教,蒯祥都会认真解答,绝不敝扫自珍,在他的带领下,周边的工艺交流愈发频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蒯祥则因其建筑技艺,而被尊为香山帮的鼻祖。

然而这样的一个老人,除了建筑行业,其他行业甚少人知道。

自此之后,香山帮建筑工匠群体,声名逐渐扩大,影响更是深远。香山帮不仅工种齐全,而且分工细密。俗话讲,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9)

此言,绝不夸张。

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木工又分成大木小木,房屋的结构进行拆分,大木做梁、架、斗拱、飞檐,小木做门板、窗格,同时木雕的工艺流程也逐渐分解

瓦工、木工、油工,三个行业竟细分成几十种职业,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职业的不断细分,源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工明确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拙政园,这典型的苏派建筑正是出于香山帮之手,色彩、布局、结构环环相扣、巧夺天工,苏州城里这样的建筑随处可见。

北京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天安门巧夺天工)(10)

蒯祥,年少成名,承天门的修建让他名传天下。这样的天赋或许我们无法学习,但我们可以学习他年少时的勤奋刻苦。

可以学习他老年时的慈悲善良,心怀天下。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发扬光大,造福群众。

正是他老年的推动和发展,才使得技术不断交流,不断成长,互相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