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見贤堂书话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仓颉造字与嫦娥奔月的传说)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

作者 | 見贤堂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非常感叹与敬佩祖先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明了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汉字。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汉字,如今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

在《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这本书中,作者谈到汉字的起源,提及“仓颉造字”传说,“《准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吕氏春秋•郡守篇》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在这些发明者的名单里,就有“仓颉作书”在内。秦代李斯“书同文”,用小篆作了一篇《仓颉篇》,共3300字,因为第一句话是“仓颉作书”而名为《仓颉篇》。” “仓颉造字”这个古代传说流传至今,足以说明汉字对我们的重要性。

自从文字出现以后,我们才有了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包括神话传说在内的民族记忆オ得以延续,文化才得以传承。 《淮南子》是一本传世经典,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淮南子》全书二十一卷,二十余万字,不但记载了“苍颉作书”,还在“第六卷览冥训”中作为典故引用“嫦娥奔月”这个古代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长生不老药后,飞到了月宫。

后羿思念妻子,常到嫦娥喜爱的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广寒宫里的嫦娥。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也纷纷在月下设案摆香,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了开来。之后又演绎出,在中秋佳节嫦娥和后羿二人重逢团圆。从此,在天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嫦娥奔月”既是神话故事又富有浪漫色彩,正是因为有了文字,千百年来从民间到文学世界。嫦娥奔月成为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无论哪种版本,人们对天上的一轮明月,寄托着自己的祝福和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世间有了神话及传说,就有了天马行空的浪漫,古人的神话与浪漫,正一步步变成现实,早有耳熟能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嫦娥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嫦娥工程”开启了万里穿云奔月航程,“嫦娥号”将往返于月宫与地球之间,续写月宫新传奇,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