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农村,每到天快亮的时候,村子里总会有一家公鸡打鸣,紧接着,其他的公鸡也都会跟着打鸣。这个时候,村里的人也就都知道该要起床了。但是,如果有母鸡跟着公鸡学会了打鸣,主人就会选择把还在下蛋的母鸡杀掉,而且一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鸡谐音为“吉”,也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的很多人都喜欢养鸡,在女儿嫁人的时候,娘家也会有一只陪鸡,虽然说母鸡一般都不打鸣,但是,因为母鸡经常与公鸡在一块,公鸡每天早上都会打鸣,久而久之,一些聪明的母鸡也就学会了打鸣,会打鸣的母鸡对于很多农村来说,是一个不吉的征兆。

母鸡打鸣有啥说法(农村打鸣的母鸡要被杀掉)(1)

而且说法最多的就是“公鸡不啼母鸡啼,主人不死待何时”,这句俗语虽然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一旦母鸡学会了打鸣,主人家都会将母鸡杀掉,以求平安。

在农村,除了鸡的这种情况外,也有诸如猫头鹰哭笑,家养的狗嚎哭,牛、马、羊、骡子牲口不进圈,鸡鸭鹅等家禽惊飞不进窝等异常现象。在过去,科技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农村相对来说更加封闭落后,这些情况也就都被村里人认为是上天的不祥之兆,因此,才会有很多人杀了这些家禽动物,以求自保。

母鸡打鸣有啥说法(农村打鸣的母鸡要被杀掉)(2)

在农村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母鸡打鸣,家有不幸”。古人认为,家里养的老母鸡学着公鸡的叫法,开始打鸣时,家中就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并且古人认为鸡血能够辟邪,因此杀了母鸡,以求家庭和睦,平安无事。

母鸡打鸣这件事情,据说最早可以追述到商朝,可以说是历史很悠久了,商朝的纣王是世人眼中的暴君,整天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后来遇上妲己,更是魂不守舍,朝中大小事务,都得过一遍妲己的眼,变得更加昏庸了。有个成语叫做“牝鸡司晨 ”,就是说这母鸡打鸣,就是妇女乱政,这在古代可谓是最严重的事情了。

在我国古代,一旦妇人乱政,基本都是国亡家破,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妲己了,自打窃权以后,民不聊生,最后的结果就是王朝覆灭,也正是因为如此,之后的朝代对女性参政都非常的反对,慢慢的,这样的声音也就逐渐被普通的老百姓所接受,大家都认为女性就应该做家庭主妇,所以也就有了“牝鸡司晨,天下大乱”的说法。

母鸡打鸣有啥说法(农村打鸣的母鸡要被杀掉)(3)

其实从我们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母鸡打鸣其实和鸡的生理结构有关。动物专家说无论是母鸡还是公鸡,都是既有精巢也有卵巢,在受到某种外因作用下,母鸡因受到惊吓,导致性腺发育,有的母鸡甚至羽毛、鸡冠都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会打鸣。

这就是为什么农民如果发现家里的母鸡学公鸡叫,就会把母鸡杀来吃了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你对于这种习俗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