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渝

清末第一支革命队伍是什么(清末三大革命团体之一)(1)

陶成章

1912年1月14日凌晨,鸦默雀静的上海广慈医院内骤然传出几声枪响,光复会的实际领导人陶成章血溅当场。如今,这场暗杀已真相大白——幕后主使者同为革命党人的沪军都督陈其美,杀手之一则是他的义弟蒋志清(蒋介石)。蒋介石日记中对这次刺杀直言不讳:“余之除陶,乃出于为革命为本党之大义,由余一人自任其责,毫无求功、求知之义。”他认为陶成章破坏革命,害死徐锡麟,企图以光复会窃取同盟会的革命果实,死有余辜。

陶成章遇刺25年后的1937年,蒋介石的启蒙老师毛思诚根据蒋介石生平著成《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他对刺陶案如此评述:“是时,陶成章踵回国,蓄意破坏同盟会,拥戴章炳麟,抹煞孙、黄历史,并谋刺陈其美而以光复会代之为革命正统,诣公游说,公大骇……熟权公私利害,决先除陶以定革命全局,事后自承其罪。盖其用心出于至诚,绝非对人有好恶于其间。此为辛亥革命成败最大关键,亦即公革命重要历史之一也。”不难发现,此时的官方史观中,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破坏革命,残害同党之历史形象已定格,光复会的革命也不具备“正统”合法性。光复会与兴中会、华兴会并称清末三大革命团体,何以唯独光复会的功绩被长期淡化与埋没?

光复会领导人及在日本部分会员合影。前排左起:陶成章、陈魏、徐锡麟。后排左起:龚宝铨、陈志军

三个组织虽然都是同盟会的加盟团体,不过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的华兴会,彻底和同盟会这个革命大拼盘熔为一炉,唯光复会保持了自身独立性,期间陶成章、章太炎等人还发起过“倒孙风潮”,与同盟会孙派瓜葛颇深。民国成立后,光复会瓦解,同盟会则在几次转型后,以中国国民党的名义于1928年完成北伐,建立起全国政权,掌握了对历史的解释权。在国民党的革命史观中,唯有同盟会劳苦功高,其他各团体皆为配角,而曾与同盟会决裂的光复会的革命史更是不见天日。

关于国民党对辛亥革命史的涂抹和扭曲,可以举两个最简单粗暴的例子。其一,辛亥革命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最高处的雕塑本为一尊自由女神像,但国民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将其敲掉,换成了一颗硕大的青天白日徽。其二,1981年,已经败守台湾三十余年国民党当局拍了一部讲述武昌起义的电影《辛亥双十》,影片中原本该举着铁血十八星的共进会成员,扛着的竟是青天白日旗在奋战。明面上的东西尚能如此篡改,原本就错综复杂,各说各话的革命史就更不必说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民党主导的革命史观中,光复会的功劳与作用要么被刻意淡化,要么干脆被并为同盟会的功绩,尤其是光复会员曾以个人名义加入同盟会,这个中是非就更成了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