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1)

马丽在很多人心中就是《夏洛特烦恼》里的马冬梅,大大咧咧,简简单单,随口飙出的东北话能让人笑疯。

可就在前几天,马丽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曾抑郁了一年多的时间,甚至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我是一个喜剧演员,我要把快乐带给你们,但是私底下的我,也很痛苦。我曾经抑郁过,我抑郁的时候,不想跟任何人讲话。”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2)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3)

有很多人不解,怎么电影里永远笑声爽朗、阳光快乐的她,也会抑郁?

可都是成年人了,谁会把崩溃写在脸上……

《天堂电影院》里有句台词——“生活和电影不同,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这个世界大致存在两类人——一类是不用拼命就可以活下去的,还有一类是拼了命才能活下去的。你我大多数都属于后者。

所以《奇葩说》那道简单的辩题——“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可以冲上热搜,因为它真的扎中了无数普通人的心。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4)

成年人的世界,大概就是苦海一片,你我都身处其中,皆需自渡。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了连续加班半个月,生日当天被叫回加班,在网约车上崩溃大哭的北漂妹子;也看到了在南京地铁站,醉倒之后抱着妻子大哭,说自己没用的中年男子。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5)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没有容易二字。

01 「假装」情绪稳定,是每个成年人的基本人设

年初时,微信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有7.8亿人刷朋友圈,但只有1.2亿人发表朋友圈。

换言之,已经有超过9亿人,不发朋友圈了。

这9亿人中,或许就有你我。

你心中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得到烟。

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轻易展露情绪,而是在四下无人之际,悄悄崩溃。

就像是维系生活稳定的规定,成年人维系情绪稳定也有一套守则:

合格的成年人必须要遵守这些法则,成年人这个词,就像紧箍咒,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冷静,必须克制,必须不露声色。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6)

久而久之,崩溃就成了一件很“稀缺”的东西。

02 成年人的崩溃,从算了开始

知乎上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坐在车里发呆?

点赞最高的答案是:“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静一静,抽根烟,在那一刻这个躯体仿佛还属于自己。”

成长带来的,是越来越弱的倾诉欲望。成年人的崩溃,好像就是在一次又一次“藏起来”,一次又一次地和亲密之人说“我没事”时,逐渐崩塌的。

李诞说:“成年人的崩溃,从算了开始。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7)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失恋了,你不再选择找朋友倾诉,而是绝口不提,一个人在深夜暗自反省,就这样如行尸走肉般默默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崩溃时刻和无数个失眠的夜晚。

方案已经连续改了31个版本,你已连续见了7周凌晨的北京,可坐在对面的客户却还是不满意,你顶着快掉到地上的黑眼圈,只想快点结束这场会议,不再如当初的自己那样坚持立场,咄咄逼人,你选择了立刻道歉、承诺下个版本的DDL。

凌晨回家的你,看着路上零零散散的行人,漫不经心地想着这偌大的城市,总有一盏灯在等着他们回去吧,可唯独你还是一个人,回到黑漆漆的家,想发条朋友圈抱怨一下这糟糕透顶的生活,却在斟字酌句后,还是将编辑好的字一个一个地删掉了。

算了,不说了;算了,听领导的吧;算了,没什么好发的……

03 其实崩溃也是礼物

崩溃确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它对我们的意义却不只是让我们变成不动声色的大人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仅仅将精神崩溃看作心理上的疾病或者是情绪上见不得人的痛苦,并试图立刻将它转移或消灭,那么我们就可能错失它所带来的心灵成长。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8)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日本作家石黑一雄,他在32岁的时候开启过一次「崩溃计划」。

为了作家梦,他辞去了安稳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作家。他的才华让他逐渐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但也一头撞上了几乎所有作家必须面对的“新秀墙”:

“有可能助我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提议、晚宴与派对的邀请,诱人的海外旅行,堆积如山的信件,这一切,几乎为我的「正常」工作画上了句号。”

本应与文字日夜battle,激情创作,却因忙于人情世故、应酬琐事,他完全静不下心来创作新的小说。

这跟他理想中的作家生活完全不一样。

也许是在某个杯盏交错后的时刻,回到家的他看到已经搁置了一年,早已奄奄一息的烂尾小说手稿,然后就在这种极度混乱的状态下崩溃了。

和现在很多人一样,他崩溃的时机没有任何征兆,在外人看来,前途无量的他完全没有“垮掉”的理由。

而我们也只能在他的回忆中看到,原来那个时候的生活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但这次的彻底崩溃也让他开启了重新洗牌、认识自己的「崩溃计划」,他推掉所有的应酬和工作安排,把自己关在家里,肆无忌惮地写作四周,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差不多完成了这部小说,也就是他后来的代表作《长日将尽》。

“Ruin is a gift· Ruin is the road to transformation·”

就像石田一雄的「崩溃计划」那样,《Eat,Pray and Love》想告诉我们的这句话是对的:毁灭(崩溃)是礼物,是一条我们通往新生的道路。

如果把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比作植物,总会有那么一刻,是我们全部生命力的集中绽放,这种瞬间炸裂的芬芳,会使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有了意义,一切苦难都会变得值得。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释放的时刻,需要一场情绪上的重启仪式。

所有人都告诉你,面对不如意可以一笑而过,但只有你自己明白,第二天留给你的仍是一地鸡毛。

所以,不如做一个真性情的自己,大哭过、脆弱过,但明天照旧车水马龙;不用藏,你也可以更加轻松地做自己。

04 崩溃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重启

这是一个大家都把“崩溃”藏得很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自我包装。各式各样的滤镜出现在生活中,好像每个人都在为一个东西在努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必须更好”的种子。

可属于你的那个更好,要去哪里找呢?

崩溃就是很好的契机。

山本耀司曾对 “自我”有一句很有名的定义: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有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9)

所以这个层面理解人为什么会崩溃,它不仅是情绪压抑后的释放,更是自我反复被挤压后叫嚣着想要出逃。我们在被社会的惯性牵着走时,往往会突然发现迷失了自我,这种 “对自我固有认知的瓦解”,其实是我们正在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必经过程。

从我们找到自我和得到更好的成长来说,崩溃后的重启才是更重要的。

我在《三十岁趁势而为》这本书中分享过一个重要的法则——说话做事前,先感受,先思考。

换句话说,不要只是感受当下,也不要只是思考当下,而要花时间兼而为之,先别急着有情绪反应,要学会从情绪化反应转变到回应。而做到这一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学会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在感到焦虑、紧张的时候,与其忽略自己的情绪假装平静,不如花点时间先停下来:

1、感受并分析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感受他人的情绪。

2、思考现在的情境如何,事态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发展。

成年人的崩溃要用时间、空间和智慧一起来解决,因为它不仅是情绪问题,更是成长的问题。这或许是一份不那么平等的条约,因为每成熟一点,我们就给世俗割让了一点自我的领地,但只要你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忽略你心底的声音,你就永远不会失去自我。

就像那句话说的: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但也没有彻头彻尾的绝望。

这世上或许也没有百分百梦想中的自己,但陪着你一起走完一生的那个就是自己。而一步步经历过的崩溃,才是你走完一生的底气和勋章。

什么样的人会崩溃到失控(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格标准)(1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With love,

Your J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