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套彭静雯与孟庆凡(孟静彭海英)(1)

文/图 孟 静

彭海英是州融资担保公司驻保靖县迁陵镇茶市村的工作队员,一位扎根在基层、服务在农村的共产党员。

2021年11月,彭海英主动请缨,来到州财政局乡村振兴联系村保靖县茶市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作为女性驻村工作队员,初到农村难免有许多不便:年久失修的住所,阴暗房间里的鼠患,和男同事共用卫生间的尴尬……困难一股脑地出现在彭海英面前试图把她吓跑,可就像老人与海里的渔夫,简陋的生活条件又如何能拦住她与风浪搏斗的决心。就这样,彭海英充满挑战的航程开始了。

初来乍到,如何贯彻党的惠民政策?怎样做好老百姓的工作?摸清村情,融入村民的生活,入户走访,成了彭海英的日常工作。5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446户人家,1597人,这些是彭海英用脚步丈量,记下来的数字。走访成了她的爱好,也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在茶市村有一群高龄留守老人。彭海英每天吃完晚饭后,就会散步来到他们居住的村组,陪他们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位叫杨代芝的老人,今年86岁了,2个儿子平时为了生计,早出晚归在附近打零工,家里经常就只剩她一个老人家,加上脚有残疾,行动起来非常不便。杨代芝有唱山歌的爱好,于是,彭海英经常召集几位志同道合的老人聚在一起唱歌娱乐。看着她们脸上洋溢出可亲的笑容和早已眯成了弯弯月牙的一双双眼睛,彭海英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走访中,彭海英了解到茶市村的重病患者,如患尿毒症和癌症的患者有好几位。村脱贫户龙花聚的丈夫在三年前务工因意外去世,留下她和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7月,龙花聚被确诊为子宫癌中期,突如其来的病情让本就清贫的家庭更雪上加霜。在得知情况的第一时间,彭海英先是通过微信与龙花聚取得联系,安抚好她的情绪,开导她保持好的心态,把身体养好,接着彭海英经过多方协调沟通,为龙花聚办理低保,申请教学补助和困难补助。看到龙花聚的病一天天好起来,彭海英长舒了一口气。

村里未消除风险户秦家发家里有五口人,母亲93岁体弱多病,妻子患有癫痫病,两个儿子都在保靖县城读书,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瘦小的秦家发身上。在一次走访中,彭海英在交谈中得知其大儿子辍学了,整天在家无所事事。于是热心的彭海英试着与孩子沟通,通过交谈发现,孩子爱笑也愿意听取别人意见,于是她推荐其当兵或是继续完成学业,可因自身条件不足,这两条路都行不通。因此,她只得说服孩子先去附近找一份事情做着,边走边看。自此,彭海英每天进城办事时,便会四处留意打听哪里需要学徒,哪里需要招工。通过一周时间的消息收集,彭海英为孩子找了两个地方让他去应聘,他也成功上岗。只要能为老百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彭海英心里就特别满足。

彭海英还为村民们摸索出了一条增收的路子。茶市村土地资源丰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经过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流转土地,引导村民种植辣椒、白菜、四季豆等。彭海英说自己锄头挥的不好,但她愿意和大家一起下地,在旁边说个趣事,拍个抖音,鼓足村民们的劳动干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2年度蔬菜产业分红大会上,村民们总计分红10万余元。

菜种子种下了,可彭海英又闲不住了。在之前的走访中,她得知茶市村文化底蕴深厚,村民们都各有各的绝活。每年村里的春节会演可谓是有口皆碑,每当这时,周边的村民都会带着小板凳赶过来围观。但由于场地有限,只能现场搭台子进行露天表演,再加上疫情原因,春节会演也因此停了好几年。彭海英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一有机会就主动汇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最终为村里修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大舞台,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舞台修好了,往日的热闹又回来了。2022年6月25日,在修新的文化广场上,茶市村举办了“七一”文艺晚会。那天,村里的老老小小全都来了,茶市村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台上,乡亲们载歌载舞,台下,孩子们在闹在笑,年轻人在拍抖音,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有的就静静地看着,有的湿了眼眶,还有的偷偷抹眼泪。这次的演出进行得非常顺利,演出结束时,村民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大家都回味无穷,久久不愿离开。彭海英所在的工作队,不仅圆了村民们的致富梦,圆了村民们的乡风文明梦,也把党的惠民政策,州财政的真情服务跨越空间,带到了村里的田间地头。

如今的茶市村已焕然一新。入户路已硬化到每一户的大门口,村部的大门也拓宽了,完成了厕所改造,新修了停车场,新建了产业路、蓄水池,特别是钻探130多米打了两口水井,彻底解决了茶市村缺水的历史难题。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21的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0万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彭海英,一位脚踏实地的筑梦人,她和所有扎根在基层的年轻干部们一样,用双脚去丈量这片土地。从清晨到深夜,从城区到乡村,她沾过酉水河清晨六点的露水,瞥见过茶市村深夜十点的星光,在村里的稀泥巴路上摔过跤,和村部门口的寒风有过拥抱。她把信仰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乡村振兴的田野阡陌中,写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青山绿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