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等等这些说法,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当然这些也都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对这些传统文化和说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其具体含义,尤其是不能准确了解,不能正确理解,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人云亦云。正因为如此,对一些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曲解也是客观存在的,有的还很严重。本文说说就是耳顺。

时下,对关于六十耳顺的解释,最普遍的是这样写的:指人到六十岁时,便可从别人的言语中辨别是非真伪,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很显然,这样的解释用来教学小学生还勉强,但却难免误人子弟。如果用来教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或者成人,就说不通了。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从别人的言语中辨别是非真伪,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这样的事情,必须到六十岁时才能吗?十几岁的孩子有很多时候也能,六十多岁的老人有很多也不能。有很多六十多岁的人脾气更大了,更暴躁了,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做起事来更混。很显然这不是耳顺。用这样的解释来教育孩子,这不是误人子弟又是什么呢?!

对六十耳顺的解释排在第二位的,是说六十岁以后,“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够正确对待”,这是一种站在与己有利与不利的角度看问题的说法。这种解释说法与前一种存在同样的缺陷,而且“正确对待”的说法很模糊。

对六十耳顺还有一种解释,是指六十岁以后,“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以至于能够“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lì mà)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个人认为,这种解释颇具理性,应排在前两种解释之前,但认可度却不高。

古代,对六十岁的说法很多。如花甲、杖乡、耳顺。

从年龄上讲叫花甲。天干地支一循环,正好六十岁。这纯粹是年龄上的说法。

从官场上讲叫杖乡。一般官吏六十岁就该退休了,告老还乡,拄着拐杖回家养老。一般老百姓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做过官吏总是还有一些修养的。杖乡者,也一定是有一定名望的人物,但也不一定都能做到耳顺。

从修养上讲叫耳顺。人到六十岁,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也很难再有了,能够安享晚年就很知足了,不再争取了,不再争论了,不再争辩了,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怎么做更合适,这叫明了而不争。所谓耳顺,就是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什么话都能听明白,什么事都能看得清楚,但是自己知道该怎么做,而不去别人争辩,何必事事都争得面红耳赤呢。明了而不争,换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把事情做得更稳妥,更周到,更体贴,这才是格局,这才是境界。

我们应该知道,六十耳顺,是孔子对自己在六十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孔子,何等人也!后人,只当学习这种精神境界,无论哪个年龄段,争取做耳顺之人。

六十杖乡不为奇,七十杖省杖市,八十杖国者有之。高人,就是高人,有的。

耳顺,明了而不争。

老话说的六十而耳顺(说说六十耳顺)(1)

老话说的六十而耳顺(说说六十耳顺)(2)

老话说的六十而耳顺(说说六十耳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