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因为找到夺嫡密码的,自始至终都只有雍正一个人而已。雍正的夺嫡之路,扮猪吃老虎的背后,是高智商高情商,更是超乎常人的隐忍。到尘埃即将落地的时候,就只剩四阿哥还有资格了。

九子夺嫡看似好像很热闹,但别忘了一件事儿,九子夺嫡翻到明面上,是一废太子的时候,这时候才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之前,这些皇子就已经在折腾了。康熙帝可是活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从第一次废太子开始算,后面还有整整十四年呢。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1)

在最后的赢家浮现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参与争夺的九个阿哥,又大致分为5个党派:大阿哥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而当时风头最盛的,就属太子党和八爷党了。

总的来说,康熙的立储,有两大红线不可触碰:一是威胁皇权,二是不顾孝悌。作为皇帝,他不允许任何人对他造成威胁,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作为父亲,他也不愿意看到亲生儿子们手足相残,束甲相攻的局面。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2)

基本上参与夺嫡的几位皇子,都得到了康熙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培养。二阿哥胤礽从小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胤祉、胤禛、胤禩都接受过政事方面的磨练,而胤褆、胤祯更多地是照着带兵打仗的方向。本来是不应该存在「九子夺嫡」这种事的,因为胤礽天生就是太子。

不过,因为康熙活得时间实在太长,太子身边形成了自己的势力,结果继承人反而形成了对康熙皇权的威胁。康熙四十二年,康熙杀太子阵营的索额图;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废胤礽。自此其他阿哥才看到了夺储的希望。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3)

嫡长子老二,年纪轻轻就成了太子,原因之一是康熙真的很喜欢他娘,因生母是皇后,子以母贵,他刚满周岁就被康熙立为太子,当时康熙也只有 21 岁。还有部分原因是康熙要完善立储制度,老二算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随着康熙与这位嫡长子的共同成长,麻烦事就来了。康熙精力旺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他太能活了,太子同志等了都快 40 年了,老爸的身体依然很棒,丝毫没有要下去的迹象,他不免有点着急。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4)

儿子等得太久,康熙其实也有点惭愧。他一惭愧,就想补偿一下太子。可是一补偿太子,人们就以为太子的地位很稳固了,人人争当太子党,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这又引起了康熙的焦虑,太子党势力做大,皇权自然受到威胁。这对康熙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老子我还没死呢,你就这么猖狂,再下去是不是要逼宫了?

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圈禁太子阵营的重臣索额图,理由是“妄论国事”(试图谋逆),以表震慑。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5)

太子老实了一段时间,依然故我。而且,他性格残暴,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让康熙越来越失望。于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第一次废了太子。

太子被废,让其他的阿哥们看到了希望。只要搏一搏,何止是单车变摩托,乌鸡变凤凰,那可是九五至尊啊。于是,老大率先跳出来了。

大阿哥胤褆虽是长子,却是庶出。此人熟悉军事,曾随康熙亲征噶尔丹,但一直不被父亲喜爱。八阿哥年少时为大阿哥生母所抚养,因此,老大与老八关系较为密切。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6)

老大自作聪明,揣摩圣意,以为康熙废了太子之后,定要严办。他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意思就是,您如果想杀了太子,却担心落下残忍弑子的名声,没关系,我替你办了!他还建议立八阿哥为太子。

这傻乎乎赤裸裸地触碰红线了,康熙暴怒,说他内心阴毒,是乱臣贼子,下令终生圈禁大阿哥,老大第一个就出局了。

而这时的八阿哥胤禩,在官场上势力已经发展得特别大了,说呼风唤雨也不为过。如果按权力等级划分,八阿哥的权力仅次于康熙,连太子都比不了。八阿哥在官场深得人心,如果用一个字高度概括,这就是“贤”。八贤王这个名号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官场中人提及八贤王,无不竖大拇哥:贤哉!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7)

胤禩通过九阿哥掌管江南盐商,拥有金银无数,可以用钱来砸这些官员,上钩者无数。其次,胤禩通过掌管户部的机会,慷国库之慨,谁来借银子都来者不拒。当官图什么?无非发财而已。胤禩给大家提供了发财的路,你说这样的贤王,谁不喜欢呢?可有一个人就不喜欢胤禩的贤。谁呢?皇帝康熙。

康熙善于识人,他对这个老八看得太透了。胤禩精明得很,遇苦差就躲,见好差就抢。康熙本人就以“贤”自诩,可帝国被他的“贤”折腾得千疮百孔,表面上的繁华掩盖不住帝国严重的危机。这个时候,康熙就需要一个真正为国效力不怕得罪人的闲王,老八并不符合康熙的标准。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8)

康熙死后自然得有一个皇子接班,但这个接班人必须是由自己选出来,而不是此人逼迫自己选的。八阿哥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利用官场上的超高人气,来逼康熙选他,康熙当然不会接受。

于是,康熙下令说,八阿哥母亲身份低微,不能当皇太子。又斥责说八阿哥柔奸成性,结党已久,将老八削爵。这时候,老十四跳了出来,力保老八。十四阿哥胤禵,性格直爽,重情义,带过兵。他与老四胤禛一母同胞,但是老四生出来就被送到皇后那里抚养。兄弟二人性格不一样,年龄又差了十岁,因此关系一般。老十四反而跟老八、老九、老十走得比较近。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9)

看到这么多人拥护老八,无奈之下的康熙,只能复立老二为皇太子。但是,脾气大、能力差的太子与康熙皇帝的矛盾(你怎么还不死啊)依旧没有解决。康熙五十一年(1712),皇太子策划让皇帝退位的事情被告发,康熙怒不可遏,再废太子,老二彻底出局。

这时候的老八,虽然明面上也算是出局了,但党羽势力仍在,他表面改为拥戴十四阿哥,暗中另谋他法。这就有意思了。事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总不能再让大家投票吧?退一步来说,现在众阿哥都有自己的党羽,无论选了谁,难保不会变成第二个胤礽来逼自己退位。所以,康熙决定不立太子,继续暗中观察众阿哥。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10)

康熙在位那么久,九子夺嫡也不是一下子发生,这个过程持续了很久,这过程中康熙一直不间断地观察着那些皇子,每个皇子怎么样肯定早就一清二楚。没有谁能让别人刻意观察了几十年还能成功隐藏自己,何况还是康熙这样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一个老人,在垂暮之年,看着自己的一众儿子,为了皇位明争暗斗,手足相残,估计内心真的是崩溃完了;但其实,这个时候的他,又多么希望有一个儿子,能力过关,淡泊皇位,哪怕是装的;而老四,成功地破解了这个夺嫡密码,看穿了康熙的这个想法,而康熙也知道老四看透了自己的想法。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11)

四阿哥胤禛对谋储表现得不热衷,无疑引起了康熙的好感,康熙当然知道,老四这个不热衷是装出来的。但康熙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要让那些有才干有实力的皇子完全不作非分之想,根本就不可能。既然真超脱并不可能,那么,能装就好,因为能装,说明心里还有君父,终不至于谋反逼宫。而康熙要的,也只有这一点。

他亲眼看到,为了争夺储位,皇子们一个个赤膊上阵,杀红了眼睛,撕破了脸皮,兄弟情分父子天伦,都荡然无存。这时,有那么一两个人装一装,好歹还能保住那一套脉脉温情的薄纱,有这么个还愿意装装样子的人来接班,也能保证自己寿终正寝。所以,即使康熙看出胤禛是装的,也不会戳穿,而只会和他一起把戏唱下去。康熙知道自己离下台已不太久,能把戏唱到底,就算功德圆满了。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12)

康熙帝要早死个十几年,也许皇子们那些夺嫡的表演操作会有些意义,但问题是这场争夺被拉长到快二十年。夺嫡中各种操作、各种美化说到底是装出来的。装出来的早晚都会露馅,如果康熙帝死在露馅之前,那些这些操作还有用。问题是康熙帝活到了大家的把戏露馅,这后果轻则掉好感度的,重则在康熙帝那里就变成了大罪。

老四尽力给康熙造成自己是个闲人,不喜欢争权夺利的印象。同时,该办差办差,绝不含糊,有些本来应该由康熙来接的黑锅,都由胤禛来背。有能力,愿意为国当孤臣,无夺权野心,愿意为自己背黑锅。很多事可以从结果倒推。雍正做了皇帝后干得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而他的这种勤勉实干的性格,肯定不是从他当上皇帝才养成,而是长久以来的一贯做法。你想,康熙能不喜欢这样的儿子吗?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13)

康熙经过对比,发现老八的贤,只能加重帝国的危机。而老四的闲,却是对自己、对大清国都是最有利的选择。当然,在局势不明朗之前,老四的“闲”,还有另一层好处:万一自己夺位失败,老八上位,自己平时表现不争权的样子,也能减轻老八对自己的猜忌,多少能起到自保的作用。

老大太蠢,老二烂泥扶不上墙,老三智商跟不上野心,老八摊子铺得太大,康熙大帝表示受到了威胁。老十四就是个备胎。老九是老八的,老十三是老四的。只有老四,闷声发大财。老八没有摸透康熙的性格,他笼络大臣以致于党羽甚重。正所谓得民心不一定得君心。老八虽然幕僚很多,数量上辗压老四,但都是一些手无实权的文臣。而老四幕僚不在多,而在精——就例如四川巡抚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这两人都手握实权。

九子夺嫡雍正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笑到最后的是四阿哥胤禛(14)

论嫡庶,四阿哥不如太子胤礽;论长幼,他不如大阿哥胤禔;论学识,他不如三阿哥胤祉;论人望,他不如八阿哥胤禩;甚至论才干,他也未必比得上亲弟弟胤禵。无论哪个阿哥,胤禛都比不上,但是,虽然没有一门能考90分以上,但门门都80分,总分就上来了。八阿哥老好人,拼命塞钱照顾小弟,下面的人都喜欢他。四阿哥冷面王,心里想的是江山社稷,拼命敲诈贪官污吏,天下官员没有不恨他的。

康熙本身也是个老好人,再找一个老好人做皇帝,国家就完了!所以,康熙是一定会让四阿哥上位的!之所以一直不动声色,一个原因是要反复考验四阿哥孤军奋战的勇气和决心;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四阿哥,防止四阿哥过早成为众矢之的,确保四阿哥万无一失顺利继位!最后的历史也证明,康熙没有选错,雍正称帝后一如既往的勤奋努力,作为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确实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