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素书》——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上面书有秘戒:‘此书不许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如所传非人,一定会受到祸殃,遇到合适的人不传,也将受到祸殃。’呜呼!黄石公竟如此地慎重!黄石公遇到张良这样的豪杰,便将此书传给了他;而张良未遇到合适的人选,便把此书陪葬在坟墓中了。五百多年后(晋末),此书由盗墓贼得到了,从此,《素书》才流传于世间。

盗墓挖出的奇书(这本可修身治国的书)(1)

《素书》妙言——修身治国典要

相传,黄石公在圯桥遇张良,便以拾鞋方式试张良,见其是可造之材,遂以《素书》相赠。而张良正是凭此书辅佐刘邦,成就霸业。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以守信约。

盗墓挖出的奇书(这本可修身治国的书)(2)

《素书》通篇仅有一千三百六十字,却字字珠玑句句精妙。是我国少有的国学上品经典之作,其教义明朗洞悉世理,却又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为世人所称道。其内容皆是明事穷理治国安邦的大道之言,它所传教的道理涵盖古今,实属两千余年间不多见的奇书之一,其诸多道理可谓道破穹苍的天机之言。味其言率,明而不晦,切而不迂,真真乃好书也,许多处令人拍案叫绝。历代名家均认为,该书语言高度精炼,字字珠玑,句句名言。书中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恰到好处。

《素书》——理身、理国、理家之用。

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问题。

一 、阐明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二、 阐明了用人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是故其无异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平的准则。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著指导性意义。

三、为别人做事时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罗万象。

四、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苟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策必须备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

五、阐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出了借鉴。

六、奖赏刑罚,合情合理;法律制度,简单易行,礼之根本!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化人之心化己,当如是也

盗墓挖出的奇书(这本可修身治国的书)(3)

黄石公《素书》——成大事者,必须以德为根本,以道为宗旨

《素书》本德宗道篇:

夫志,心独行之术;(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

长没长于博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

长莫长于博谋;(最长远的方法,莫过于善思多谋;)

安莫安于忍辱;(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

先莫先于修德;(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

乐莫乐于好善;(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神莫神于至诚;(最神奇的效验,莫过于用心至诚;)

明莫明于体物;(最高明的做法,莫过于明察秋毫;)

吉莫吉于知足;(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份知足;)

苦莫苦于多愿;(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望太多;)

悲莫悲於精散;(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心神离散;)

病莫病于无常;(最麻烦的病态,莫过于反复无常;)

短莫短於苟得;(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

幽莫幽於贪鄙;(最愚昧的观念,莫过于贪婪卑鄙;)

孤莫孤於自恃;(最孤寂的念头,莫过于自恃高傲;)

危莫危于人疑;(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被人而疑;)

败莫败於多私。(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