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不必是什么(大可不必)(1)

电话响了个乱七八糟,我迷迷糊糊接听后才知是忘年交大可不必打来的。这个“大可不必”是80后,设计公司老总,生意做得有模有样,所以我夸他左右两个大脑都没白长,一个可以用来周密的想生意上的事儿,而另一个是用来想艺术的事儿。而事实证明,他两边的大脑把两方面的事儿都想的倍儿明白。但他的左右脑都挺有个性,一个很易怒,一个很慈悲,当他发怒时人们总会对他好言相劝,而他总是用“大可不必”来搪塞,遂人们习惯称他为“大可不必。”

大可不必今天来电话的内容是,向我吐诉内心的不畅,表示他近日由于郁闷,连死的心都有了。

我知道,很多人的内心都恨不得明天就能领到退休金,远离凡尘,告别竞争,躲在家里横竖都自己说了算,喝凉水,放大屁,一觉醒来爱咋咋……

大可不必是什么(大可不必)(2)

岁数大一点的人这么想,正常!跟年轻人抢机会,别说你抢不过人家,就算你硬从人家手里抢了只鸡腿在那儿为老不尊地玩命啃着,但面子砸在地上已经摔成了几瓣,鸡腿啃在嘴里还有滋味儿吗?但问题是,有些年纪并不大,而且不少还正值当打之年的大才们,竟然也滋生了类似的退缩之念。

大可不必跟我透露了类似的想法。我猜想,他可能是从肉身到灵魂都已经进入了疲态,他还说,他特别羡慕像我这代人眼下这种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现状。

我的机会来了。尽管我不是为了过嘴瘾,但我就是愿意给年轻人时不时谈谈人生,聊聊理想。可也怪了,大可不必平时最怕跟我聊内心的感受,也最烦我一套一套的大道理总把他堵得插不上嘴,可今天却这么主动送上门来寻求我的救赎?看来至少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确实遇到了无法自己解脱的困扰,另一个情况,是我的说教方式他不再认为是大可不必了。所以,面对大可不必的颓废,我必须发挥一下老同志的余热,拯救他于水火之中。

我们这代人,别的不会,劝人很会。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教会了我们很多挑动群众斗群众的绝活儿,意思就是,先把群众甲和群众乙的火都给他们拱起来,然后再故作深沉假模假式地站在觉悟的立场上给他们讲道理、谈人生,一幅救世主的姿态就是这么给练出来的。

于是,我和大可不必约好在大酒店咖啡吧见面。不能说我兴高采烈,但最起码我是踩着得意洋洋的步点儿去赴约的。我倒要看看,平日里见啥啥都大可不必的大可不必,是该知道有必要由我来拯救他的灵魂了。

大可不必是什么(大可不必)(3)

坐定。咖啡端来,香味袅袅而上,互相打岔了一番。

随后,大可不必就呈现痛苦状。耷拉着脑袋,眼神里流露出恍惚的神情。其实,我早已经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并反复调试和选择了一种恰当但略显威严的口吻,开始了我对大可不必循循善诱的拯救说服运动。

我知道,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嘴脸很容易就暴露了出来。于是,从忆苦思甜,到上山下乡,从如何吃苦,到偷鸡摸狗……我以我的成长经历试图告诉他,人生不易,要珍惜,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气面对云云。总之,一切鼓舞年轻人励志的话,能说的都被我说了个遍。

我讲啊讲啊,口干舌燥,连我自己的内心都快被我喋喋不休的善意感动得稀里哗啦了,但大可不必依旧在那一边摆弄着手机、一边有病一样的有一眼没一眼地瞟着我,但我心里的火“腾”一下就要窜起来时,大可不必却猛地抬起头来,两只眼睛里释放出了由悲转喜、由深沉到喜悦的目光。

此情此景,让我怎么说好呢?慢不说不是我儿子,就是儿子在我面前被我这“叮当五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成这个效果,我的成就感和存在价值不爆棚才算是见了鬼。于是,我站起身来,像首长对小战士的关爱那样,向他伸出了手。但到嘴边的那句表扬和鼓励的话还没说出,大可不必却对我说:“大哥,大可不必。”说着,把手机递给了我,我在他手机屏幕上看到这样几个大字“愚人节快乐!”

“哈哈,大哥,逗你玩,其实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拍着我的肩膀说:“走,喝酒去”。

这是一起严重的、典型的拿豆包不当干粮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