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10大国货

步步高蓝光机OPPO、深圳DJI出品的航拍无人机、物美价廉的华为手机、老干妈辣酱……这些国货或在国内“默默无闻”,或难敌进口品牌,但在国外却是名声不菲,甚至成为老外的奢侈品。那么,这些国货究竟有何特殊能耐?

1、老干妈辣酱

“老干妈”虽然是全国知名的调味品品牌,但在国内市场的售价也只属平民阶段,绝对算不上是奢侈品。而在国外,老干妈则变身“教母”,成名贵“奢侈品”。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

有网友在微博中透露,在国内售价为人民币7.9元的280克老干妈辣酱,在国外售价为3.9美元,约合人民币24元。

去年的7月份,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将老干妈定位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约合人民币37元一瓶。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

三星盖世,note,却会花二三百欧元买华为手机,因为他们认为华为、中兴这些中国货物美价廉。

4、回力鞋、飞跃鞋、解放鞋

回力、飞跃、解放鞋,这些牌子对于年轻一代人而言十分陌生,即使偶有听闻,也将其纳入“out”的行列中,甚至有些品牌在国内已经破产,解放鞋也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3)

而在外国,穿回力鞋、飞跃鞋和解放鞋却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价格不菲。

飞跃鞋在欧洲售价120欧元,回力改名为“勇士”走红欧美,而解放鞋也变身“天狼”,标价为76美元!

5、“上海滩”服饰

在国内,中式服装如旗袍,并不盛行,反而在国外颇受青睐。这令“上海滩”这个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唯一的奢侈品牌”一度风光无限。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4)

13年前,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团历峰的收购了仅仅创办了6年的“上海滩”,而国际着名商学院的课程都把“上海滩”列为中国品牌国际化传播发展的样本。

6、步步高的马甲OPPO

在国内,步步高的马甲OPPO只是被认为是“OPPO音乐手机”的山寨机而已,加上国人习惯上网下载片子看,对蓝光电影并不“感冒”,因此步步高的OPPO基本上无人问津,知名度不高。

而在海外,步步高这款蓝光播放机则是绝对的顶级品牌,价位和品质均超越了日系产品。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5)

前阵子,美国杂志《ConsumerReports》给oppo的旗舰产品BDP-103打出了全年蓝光产品的最高分。

并且建议那些不是特别挑剔的非发烧级用户选用比较廉价的松下和LG的产品,因为oppo这台机器实在太贵了。

另外,OPPO的BDP-105在日本杂志《hivi》拿到了10万日元以上产品的第一名。

7、甜酸排骨等家常菜

甜酸排骨、宫保鸡丁、春卷、麻婆豆腐等等在国人眼中只属家常小菜,然而在外国人看来,这些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中国尊贵菜式。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6)

8、章子怡

在众多女星、校花云集的国内,要选出一位真正受欢迎的女神并不容易。章子怡在国内名气虽然不错,不过汪峰向她表白也没能上头条,证明她并不是那位宅男们心中的女神,何况国内还有汤唯。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7)

但是章子怡这颗星星虽然在东方不亮,但在西方足可亮瞎人眼。去年,一部《谁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女神》的视频在微博上走红。

通过随机采访美国的路人得知,具有国际范的章子怡最受欢迎,一致认为中国女神非章子怡莫属。

9、回力鞋

中国回力鞋欧美热销每双售价达50欧元在中国有着四十多年历史、售价仅二十多元的回力鞋,却成为欧美人士争相购买的畅销货,而且身价至少翻了25倍,在欧洲销售价达五十欧元。不仅如此,最权威的时尚杂志《ELLE》法国版还为它“着书立说”,它的“粉丝”横跨演艺圈和时尚圈。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8)

回力鞋是法国人派特斯·巴斯坦几年前在上海街头无意中发现了它,并把它推广到海外。很快,这个牌子开始被时尚圈关注。该品牌系列的命名大多来自中国武术,比如经典款叫“少林精神”、“螳螂”、“龙尘”、“猴爪”等。

10、比亚迪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一年赚5倍在金融海啸中全球汽车业危机四起,比亚迪却如一匹黑马逆市上扬,令业界惊叹。而“股神”巴菲特的入股,无疑成为当时比亚迪最好的广告和注脚。而比亚迪也没让巴菲特失望。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9)

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1.03美元收购2.25亿比亚迪股(约10%的股权)后,一年以来股价翻涨近七倍。在惨淡的光景下,股神仅从比亚迪的投资商就轻松获得13亿美元的账面收益。

11、OPPO播放机

OPPO播放机OPPO生产的蓝光DVD只在美国有销售,相比较中国的蓝光市场价格来说,简直是天价!在国内,大多数人知道OPPO是做手机的。但是对于影音发烧友来说,OPPO蓝光DVD应该并不陌生。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0)

为什么在美国可以卖到如此高价?难道美国人和中国人去国外疯狂抢购LV的疯狂行径一样:人傻钱多么?!从美国专业的媒体PCMag了解到,这家公司的高端蓝光机所收到的用户满意度得分,连苹果也要嫉妒。2007年9月,OPPO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媒体好评如潮。《纽约时报》评出的世界十大顶尖视听产品中,OPPO品牌荣获3款,能得到国外业内外名人及媒体的认可。

12、皇后牌片仔癀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1)

皇后牌片仔癀在日本遭遇风靡抢购2005年日本突然刮起抢购中国制造的中药片仔癀的热潮,年轻女性因市场流传其具有美容的神奇功效,纷纷加入抢购大潮,药店存货几次断档。这款产品在日韩等亚太地区销量都十分的好。国内仅售30元,欧洲专柜售价60欧元,折合人民币500多元。

13、航拍无人机

深圳DJI大疆创新公司唯一一次登上国内的热门新闻,是因为年终奖发了10部奔驰,其出品的航拍无人机在国内估计没有多少人知晓。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2)

然而,该公司的航拍无人机却成为了美国航模圈热门的高端玩具,美剧中大量的航拍镜头,包括《摩登家庭》和《国土安全》等等,都是用该公司的产品摄制的。

而在世界杯期间,BBC航拍巴西多个着名景点,其航拍无人机也出自该公司。

14、解放鞋

2003年,老外沃特斯前往上海拓展其家族的石化事业,他很快便注意到,中国矿工、工厂劳工和农民大多穿一种设计简单,印有一个“工”字的胶底鞋。他在上海售货亭买了一双,在中国,制造解放鞋的工厂很多。沃特斯买的这双,是由河南焦作市温县的天狼鞋厂制造。他在当地一位合伙人协助下,与该鞋厂取得联系,决定生产用来外销的解放鞋。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3)

沃特斯聘请了一位鞋业设计师,设计出舒适的鞋垫,并对鞋子的制作原料、外观乃至包装作了改良。在上海建立品牌One Small Point of Pride(缩写ospop),意为“一丁点儿骄傲”,Ospop解放鞋每双售价七十五美元。图为改良后的解放鞋。

15、飞跃鞋

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出品、售价28元的飞跃鞋,经过3名法国设计师重新设计变为新锐时尚品牌,售价已超过50欧元。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4)

飞跃鞋在欧美的热卖,成为国内硫化鞋界的一个奇迹。“飞跃”,一个80多年的老字号,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几年前,一个叫帕特里斯·巴斯蒂安的法国人在上海街头无意中发现了飞跃球鞋,这恰好符合了他在板鞋方面的复古情怀。于是,他与自己的好友、设计师查尔斯·穆卡一道,成立了新的“飞跃”创意小组。经过策划和包装,06年2月,面向欧美市场的新“飞跃”系列诞生,价格从50欧元到120欧元不等(折合人民币约500元-1200元/双),而网络搜索显示,飞跃鞋目前在国内的售价却仅在20-50元人民币不等。

16、茅台

“茅台”入选2012胡润全球十大奢侈品茅台与路易威登、爱马仕和宝马等知名品牌,同时出现在“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排名榜上。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八年发布此报告,茅台首次登上“奢侈品榜”。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5)

此外,胡润还首度发布了“十大最受富豪青睐的送礼品牌”,茅台也是榜上有名,位列第五。茅台国外价格是国内一半,虽然“内贵外贱”事件激起一时舆论,但茅台在国外的价格也是令人愕然的,在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1000毫升装的同度数茅台价格为220至230美元,500毫升约合670元人民币。

17、长江750

西方市场或日本市场,对长江750一直很渴求,很多年轻人把开着这种摩托车当成拉风的标志。在日本,长江750的售价是在一百万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将近6万元。在欧洲市场,长江750重新注册品牌,并命名为Black Star黑星。很多因商务驻华的法国人,在回国时都会买一台长江750。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6)

洋品牌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心理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有攀比心理、盲目消费心理,以及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虽然目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市场,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和国人追捧的LV、Gucci等品牌一样受到国外人的喜爱。

18、国产魔方

国产魔方不仅仅是 made in China,还是 Designed in China。国产魔方在整个世界的专业玩家心中就是顶级如 Mac Pro 的存在。

洋魔方与国产相比,高端产品不如国产专业,低端产品不如国产便宜。当今魔方速拧吉尼斯纪录基本都是国产魔方创造的。甚至经常出现国外魔友上淘宝组团批发。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7)

在国产魔方出现前,魔方造出来的目的就是给小朋友拧着玩的。而国产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全封闭,轨道,卡脚,防 POP都是中国发明的。

国产魔方的代表品牌:国甲,国丙,大雁,GAN,魔域,永骏,圣手。

19、联想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8)

联想市场份额世界居首。

美国遍地都是lenovo,900美元以上的高端pc市场中联想的份额居首(40%以上)。其笔记本在美国机场/会场等各类公开场合出现率几乎跟macbook不相上下。

20、马应龙

马应龙是国外最流行的痔疮药。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19)

作为一家经国内贸易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马应龙创始于公元 1582 年。

21、海尔

海尔已成为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第一。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0)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发表了《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创全球化品牌》的主题演讲,张瑞敏表示,海尔不是给外国品牌做代工,而是真正要做品牌,借助创新创造全球化。

一直被误认是国货的九大外国品牌

刷了这么多年的牙,到今天才知道,原来中华是外国牌子,黑人才是国货,快来看看,究竟还有哪些被中国人误以为国货的大品牌。

一、中华牙膏

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牙膏厂的前身中国化学工业社始建于1912年。1922年这里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支牙膏――三星牙膏,为中国牙膏工业奠定了基础。1967年,中国化学工业社改制为上海牙膏厂。1954年诞生“中华”牙膏。

60年代中期,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中华"在膏体、香型、包装、品质上有了较大改进。

70年代到80年代“中华”迎来自诞生以来第一黄金时代,在质量上有了长足发展,同时推出新品,将中华推向强有力的市场地位。1994年1月,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中华品牌经营权租赁给联合利华公司。中华牙膏曾是上海白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商标品牌,于1994年将“中华”品牌经营权租赁给联合利华公司。

联合利华集团是由荷兰Marg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国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于 1929年合并而成。总部设于荷兰鹿特丹和英国伦敦,分别负责食品及洗剂用品事业的经营。在全球75个国家设有庞大事业网络,拥有500家子公司,员工总数近30万人,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商, 年营业额超过美金400亿元,是全世界获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1)

2010年5月17日,*ST白猫发布最新公告称,因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3年亏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0年5月25日起暂停公司股票上市。可以肯定的是,在1994年联合利华取得中华牙膏经营权的16年后,白猫退市的既定事实撕掉了中国牙膏市场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白猫公司无形资产评估值合计为1.39亿元。白猫股份董事长马立行事后透露,租赁给联合利华使用的“中华”牙膏商标的无形资产价值经估算为1.33亿元。截至2009年7月31日,白猫股份净资产评估值为3.09亿元。显然,经评估,“中华”的品牌价值占去了公司无形资产中的绝大部分,并占到公司净资产的四成以上。去年年报显示,联合利华付出的租赁费高达2607.3万元,是*ST白猫的主要收入来源。联合利华集团自2001年起开始投巨资建设中华牙膏品牌。近年来,中华牙膏每年为联合利华贡献1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在15%左右。

而与此同时,白猫股份却要靠商标许可收入支撑其财务运作。据了解,国际上收购一个品牌通常的价格是其年销售额的1-3倍。2009年,联合利华的“中华”商标使用费为2829万元,占其销售额的2.5%,由此推算,“中华”牙膏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1亿元人民币。而中华牙膏商标品牌价值则在11亿至33亿之间。

二、双汇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总部位于"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2)

但不被大多人了解的是,目前双汇已是高盛的资本运作了。2006年5月,高盛击败其他投资者,共计获得双汇发展 60.72%的股权(股改后稀释为51.46%),这是高盛第一个控股并购。 08年,高盛又投资2—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购了10多家养殖厂。

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很明显不是这个行业的幸事。

三、金龙鱼

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大多数国人都不知道,一直以为购买金龙鱼油是在支持国货品牌。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着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

郭兄弟集团由郭鹤年先生于1949年在马来西亚创立,已发展成为亚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成员包括太平洋航运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饮料、南华早报等等。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3)

1974年,郭兄弟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嘉里控股有限公司,从此“嘉里”成为郭兄弟集团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广泛业务的标志。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属下的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粮油生产企业的专业性投资公司.

1990年,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油脂生产厂——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它是中国较早大规模生产精炼油脂和小包装油脂的企业。在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嘉里粮油先后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岛四大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营口等十几个生产加工点,覆盖全国市场,构成了非常庞大的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体系。

嘉里粮油在中国生产“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和“手标”等16个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其中,“金龙鱼”家喻户晓,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四、娃哈哈

宗庆后与达能打这场娃哈哈商标的争夺战可谓时旷日久,关于民族企业和商业信誉问题引来的讨论铺天盖地。很多人认为支持娃哈哈商标在宗庆后手里就是支持民族企业。然而却不知这样的理解将那个占有51%股份的达能置于何地?

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根源在于,还是当年对娃哈哈商标的商标转让协议,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公司,因国家商标局不批准未果,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合同其中一款称“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即“提交合资公司董事会考虑”是中方使用娃哈哈商标的前提。也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达能的强行收购风波。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4)

最新消息是法国达能集团和娃哈哈集团30日宣布,双方已达成友好和解方案,将终止其现有的合资关系,该方案目前尚须得到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达能已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双方将终止与双方之间纠纷有关的所有法律程序。

五、大宝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2007年美国强生公司旗下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收购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交易。收购事项已获得了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为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5)

中国日化行业可以说是整体沦陷,大宝做为在日化品这块领域的民族品牌坚持的比较久,但也在2007年再也坚持不下去。

六、苏泊尔

中国?苏泊尔集团,是一家由炊具制造开始创业的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94年8月。十余年来,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销售额逐年上升,2006年销售收入达40亿元,比上年增长56%。集团现有员工6600多人。企业总资产30多亿元,可持续发展态势明显。2002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苏泊尔”为“中国驰名商标”。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6)

2006年8月14日,法国SEB集团与苏泊尔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以股权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苏泊尔不超过61%的股权并展开战略合作。2008年1月,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周刊报道:Seb SA表示,公司成功完成了对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Supor Co.)的要约收购,目前持有苏泊尔52.74%的股权。

七、汇源

2008可口可乐意图收购汇源案曾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一片哗然,认为可口可乐有垄断之嫌。后来我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据悉,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然而汇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7)

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

也就是说汇源早已不是一家纯粹的民企。

八、南孚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系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外经贸部重点扶持的出口企业,中国电池行业龙头企业,福建省重点企业。在中国市场,南孚连续 13年创碱锰电池“质量、销量、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同行领先水平。 而南孚品牌对外宣传也用的是“民族的力量”。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收购。这其中有什么内幕呢?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简称“基地福建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1999年,南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南平市Z F吸引外资政策的要求下,上述股东以南孚69%股份作为出资与摩根士丹利、荷兰国家投资银行、新加坡Z F投资公司合资组成中国电池有限公司。

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新成立的中国电池有限公司掌握了南孚的绝对控股权,也就是说外方股东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过中国电池间接控股南孚。丁曦明总经理回顾时说:“南孚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相反,我们的资金很充裕。南孚当时是被迫合资的!”谈到南孚被迫引入外资,南孚的另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激动地说:“摩根士丹利是一只狼,与它合资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8)

摩根士丹利动作南孚的情况并不好,因此几番转手。2003年8月11曰,生产“Mach3”剃须刀和金霸王电池等消费产品的美国吉列公司宣布,已经买下中国电池生产商南孚电池的多数股权――南孚成了它的子公司了。短短几年时间,南孚由中国电池生产业的巨头变成了其竞争对手的子公司,而且这个竞争对手曾是它的手下败将。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现在好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消失了,而且还得到了一家年利润8000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的电池生产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半个中国市场。本来南孚的优质碱性电池已打入国际市场,此时正是向海外发展的大好时机,可是为了避免和母公司争夺市场份额,南孚只好匆匆鸣金收兵。由于不能与金霸王正面冲突,现在南孚有一半的生产能力被闲置着。南孚正渐渐地失去活力。

九、白加黑

白加黑的广告当年做的是人尽皆知。1996年江苏启东盖天力制药厂开发“白加黑”,销售昙花一现。1998年销量大幅下滑。 2000年东盛集团并购启东盖天力制药厂,“白加黑”易主,当年销售额从2000万升至2.9亿。

外国人最爱买的国货(一出国就摇身变奢侈品的国货)(29)

2005年“白加黑”销量达到4个亿,成为东盛科技的最大赢利点。2006年10月东盛科技资金危机,欲变卖“白加黑”自保,拜耳与东盛科技签订协议。2008年7月3日双方正式交割财产,包括生产线、销售网络及销售队伍全部卖给拜耳。微信百科chacha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