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郑重声明小宥不是书粉,不是剧粉,不是小雪的亲妈粉,也不是战战的老婆粉(都叫战战了!!!),当然也不是键盘侠,小宥只想单纯地蹭流量(不是!!)想更客观地记录第一次阅读该书的体验,着重呈现的是感性的阅读体验和理性的审美思辨,而虚伪、肤浅、迎合、迁就。

最近,“被疫情偷走的大学时光”刷屏各大媒体平台,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生活在疫情的阴霾之下,我们的生活甚至世界都在发生着改变。而根据国内调查机构《2020-2021年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用户对电子书和有声的需求变多了,而且纸质书的需求量有所提升。电子书籍与纸质书籍的需求差距有所缩减。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倡导,正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环境。

冷门的小说送给书荒的书友们(书荒5个维度解读余生)(1)

图书阅读大数据

冷门的小说送给书荒的书友们(书荒5个维度解读余生)(2)

图书购买情况比例

一、作者加成:

受到杨紫和肖战主演电视剧《余生,请多指教》的影响,该影视作品的原著被很多粉丝翻出来“咀嚼”,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假设没有肖战颜值和杨紫演技加持(我没有那个意思!),《余生,请多指教》原著是否值得一读呢?

《余生,请多指教》连载于高产女频大神的黑土地——晋江文学城。对,就是那个十年都没有换网页美工,靠口碑撑起半边天的网站。该文连载时的书名是《写给医生的报告》(emmmm……)名字虽然过于平铺直叙,但是在晋江许多颇具观众缘的爆款小说,都有一个比较朴实或者“中二”的名字,可能受众群体就很中二……(我乱说的!!)

《写给医生的报告》作者柏林石匠并不是一位耳熟能详的网文作者,翻了一下大大的作品,也并不算高产,在高手如云的晋江里有种“神隐”的意味。不争不抢的做派在粉丝中也保持着低调和神秘感,所以作者本身并没有给小说太多的“光环加持”。

冷门的小说送给书荒的书友们(书荒5个维度解读余生)(3)

余生请多指教-原著

二、作品口碑:

小说正式出版于2016年,出版方是相对倾向年轻化、市场化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销量数据无从考证,但是从目前新媒体数据来看,就算有影视剧的流量“倒逼”,原著的知名度依然可以划入“不温不火”的行列。

豆瓣评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这个观点:再版之后,截止到发稿日期(2022年3月30号),电视剧已经播放过半,舆论已经发酵一段时间,这个版本的原著也只有1455人参加评价,评分在7.2分上下游走,只能说表现平平。

冷门的小说送给书荒的书友们(书荒5个维度解读余生)(4)

余生请多指教-豆瓣评分

三、故事概要:

小说以女主角林之校为第一视角——“我”讲述了和男主角顾魏相遇,相识,相恋,相知、相伴,相守的过程。(是的,甜甜的爱情这么漫长~齁甜)

林之校风风火火,也灵巧可爱;顾魏则是聪明帅气、严肃负责外加善良体贴的学霸标配。两个人都是城市中小小的个体,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是坚持着梦想,坚守着岗位。没有太过伟大的理想,但是却做着平凡而伟大的事。也都没有想过能在“千万人之中遇见那个对的人”,而在人潮拥挤的都市里“一抬头,毫无准备地跌进那个人的眼睛”然后,那个曾经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的人,穿过茫茫人海找到了你,像一束光,刺破尘霾。

然后这段始于医患关系的爱情,像命中注定一样(就是命中注定!),从一见钟情一路狂奔到婚姻的“围城”(不是!!)

四、阅读体验:

小说不乏青春文学调调的唯美的词句,顾魏和林之校的角色塑造也无限接近现实中最平凡的人,那些平平淡淡却实实在在的爱侣,都能从男女主角身上找到痕迹。

相亲相爱,偶尔相爱相杀,一路走来有矛盾有困惑,却一直相互依赖、相互扶持。通过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展现出作者对简单、真实、美好爱情观的塑造。因为即使所有的等待,在对的人出现时都变成了甘之如饴——平淡,也才是爱情的落脚点。这也正如作者序言中提到的——“繁复的世界,最好的人生不莫过于把工作做好,把生活过好,回头能看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能看到一个接一个目标,踏踏实实,简简单单。”所以小说整体很温馨。

不争不抢、不疾不徐的叙述风格和情景对话让人有些抽离,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整个叙事风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流失掉很大一部分读者。用对话讲故事需要很深厚的功力。

五、文学价值:

就文学性而言,作为网络小说,《余生》可能从架构之初就没有做文学方面的设定。从人物性格上解构社会对人物性格的铸成相对较少。人物性格更多源自于悲欢离合、人之常情,人物命运也没有反映出背后隐藏着的时代冲击;

其次是创作本身没有深入到学术层面,对医学、观点、哲理、文学等学术追求停留在创作者的感性认知层面,导致男主角有点像穿着白大褂的好学生。当然,这是很多青春小说角色的通病——扁平化、脸谱化,似乎换身衣服,这些角色都可以无缝串场,丝毫不违和。

另外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小说将男主角设定为医生,但是涉及医患关系的探讨和引导相对较少,在人物层次上展现出了“医生也是人”但是没有进一步展现“医生也是神”——仁心仁术的医者是平凡人里的守护神。他们带着使命和光环,而平凡的人承担着不平凡的责任,这就是医生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被人尊敬的原因。(既兼顾文学性,又能展现好职业特性与人物日常故事,可以参考《机智的医生生活》)

冷门的小说送给书荒的书友们(书荒5个维度解读余生)(5)

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海报

六、整体评价

稍稍有些遗憾,小说架构之初可能没有考虑到“文学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层面,所以有点可惜了男主角的职业身份。就《余生》的架构而言,是否关注到医生的职业特性,是否将职业特性融入普通人生的琐碎细节里,将个人的命运、内心的悲欢与职业本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是角色塑造的关键,也是影响整个小说评价的一个关键。

其次文章里有很多对话式的情景再现,这种叙事方式更适合影视——因为琐碎的对话容易削弱阅读的体验,让故事性容易湮没在温淡如常的对话中。所以《余生,请多指教》原著《写给医生的报告》

可读性:★★☆

故事性:★★★

文学性:☆

读者口碑:★★★

小说立意:★☆

冷门的小说送给书荒的书友们(书荒5个维度解读余生)(6)

我不是老婆粉!!!

品读好书,让文艺的风,带着心灵恣意飞扬,穿越无垠的旷野与荒脊~

欢迎大家一起推荐好书,我们“大浪淘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