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火了虽然年年高考作文都很火,但今年貌似格外的难高考语文一结束,《红楼梦》上了热搜许多人抱怨“从没看过红楼梦”,“幸好不是今年考”,甚至还有人用林黛玉的语气调侃“这作文是单我一人不会写,还是人人都不会写”,各种评论令人啼笑皆非,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红楼梦高考作文解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红楼梦高考作文解题(当高考作文遇上红楼梦)

红楼梦高考作文解题

今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火了。虽然年年高考作文都很火,但今年貌似格外的难。高考语文一结束,《红楼梦》上了热搜。许多人抱怨“从没看过红楼梦”,“幸好不是今年考”,甚至还有人用林黛玉的语气调侃“这作文是单我一人不会写,还是人人都不会写”,各种评论令人啼笑皆非。

高考所给的材料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本回目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大观园竣工后,对各处桥、亭子、建筑的命名而来。

在原文中,要对一处亭子命名,此亭子周围有水、花草,有人认为可以直接引用《醉翁亭记》里的“翼然”,贾政想用“泻出于两峰之间”的“泻”字,于是又有人道出了“泻玉”,最后以贾宝玉的“沁芳”最佳。

那么“沁芳”究竟比“泻玉”好在哪里:

“泻玉”主要是就水而言,水从假山之中喷流而下,落到潭中就像一块玉儿,“泻”取自欧阳修的“泻出于两峰之间”,玉则结合了潭中实际情况,应该也结合了贾府独宠的贾宝玉的“玉”字。既直观又有深意,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名字。但大观园是为了元春省亲而建,各处命名自然也要贴合皇家的典雅气息。“泻”字虽然取自《醉翁亭记》,但这个字本身的意思终归是不太好,用于省亲之事则不妥。

再来看看“沁芳”,虽然没用一个“水”字,但不仅把水囊括在内,还写出了周围的花花草草,与周围的景象融为一体。另外“沁芳”两字都自带香气,映照着元春省亲有种香气逼人、紫气东来的气氛,既体现了皇恩浩荡,又有吉祥如意的征兆。

所以不管是在手法上还是深意上,“沁芳”都要比“泻玉”更胜一筹。

其实大观园里诸多地方的名字都很有意思,第十八回元春省亲的环节中,元春将宝玉所命的名字大改了一番。

如黛玉的居所从“有凤来仪”改成了“潇湘馆”,“有凤来仪”本意是指元春省亲,出自诗经《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有凤来仪兮,见则天下安”,可以引申到“凤仪天下”一词,在古时又与“母仪天下”相近,特指皇后。但此时元春尚是贵妃,用“凤仪”一词未免有些僭越之意。

而改名为“潇湘馆”,则借助了舜帝在湘郡死后,娥皇和女瑛两位妃子以泪挥竹,在竹子上形成斑痕,此地竹子便命名为“湘妃竹”,潇湘馆因竹子众多而得名,因此黛玉后面也有“潇湘妃子”的雅称。当然,有凤来仪、潇湘馆这两个名字也暗示了黛玉后来的命运。

再如宝钗的居所从“蘅芷清芬”改为“蘅芜苑”,“蘅芷清芬”应出自南宋诗人史弥宁的“蘼芜蘅芷逊孤芳,万绿千红俱避席”。有意思的是,宝玉将自己的居所“怡红院”命名为“红香绿玉”,结合史弥宁的“万绿千红俱避席”,意指宝玉终究要避开宝钗。

元春将名字改为“蘅芜苑”,则是出自晋朝王嘉的《拾遗记》:“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指的是汉武帝梦中怀念已故李夫人的事迹,李夫人为汉武帝的妃子,深得宠幸,但产后不久就病死。蘅芜苑初觉“无味”,内蕴各种香草,而且香气袭人,均可为宝钗其人的一种暗喻。

至于宝玉的住所由“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影射着元春对于宝黛爱情的打击。“红”与“绿”首先描绘了院中的海棠与芭蕉两种主要植物。同时,黛玉身上有奇香,而“玉”又暗合宝玉、黛玉二人。元春将院子改名为“怡红快绿”后,表面意思是让整个大观园里的人们快乐地生活。但改变了宝玉的初衷,也寓意着宝黛爱情只是镜花水月,预示着宝玉不能疏离宝钗。从后面的端午赐礼也可以看出,元春是支持“金玉良缘”的。

《红楼梦》一书善于营造环境,在实物描写的基础上,巧妙活用前代诗词文赋,通过典故、隐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每一处的描写都寓意深刻,看似随意的改动,实则蕴含着深层的用意,这也是此书被后人无限解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