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夏季,降水量较为丰富,环境炎热却相对潮湿,而且当代人普遍贪凉怕热,总喜欢躲进空调房,抱着冰西瓜、冰饮料、冰激凌过夏天。寒气不断入侵人体,阳气缺失,便形成了“湿气重”的问题。
对于“湿气重”,相信大家都听过,但对于湿寒之症的了解并不够全面,有些人甚至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然被湿气入侵。如果日常生活中忽视调理,不仅会引发不适感,还容易增加各类疾病的风险。
那么,“湿气重”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如果可以分等级,你又到达了什么级别?想要调理,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
一、津液淤堵、湿寒入体我们可以将人体看作一个复杂的机器,任何方面能正常运作,都需要依靠通畅的气血来供给养料。可一旦部分结构发生了堵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各种身体机能就会出现异常。
中医当中讲究阴阳守恒,指的是人体内的阴阳两气互相制衡、实现互补。阳气旺盛时得阴气抑制,阴气旺盛时得阳气补足,这样才符合机体运作的规律,以确保人处于健康状态。
“湿气重”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津液运行不畅,也就是体内循环。循环过于缓慢,会影响到气血输送,继而使人体从内部生寒。而外力因素比如吹空调、吃生冷食物等行为,又会从外部接收到湿寒之气。
当寒凉刺激造成了津液的局部或全身性淤堵,那么各个机体组织便会因为湿水堆积引发各种不适症状。有些人夏季精神状态明显不如其他季节,就很有可能是“湿邪入体”导致的。
二、如果“湿寒”分等级,你是第几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与个人体质不同,“湿气重”也会有轻重之分。若想针对进行调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湿寒程度”进行了解。
一级,有轻微浅表性症状
该阶段“湿邪之气”刚入体不久,不良反应是比较轻微的,一般不容易让人联想“湿气重”的问题。这类人群往往会出现面色暗淡、皮肤出油增多等症状,其他不适感尚不明确。
二级,阻碍循环
“湿气重”与津液运行不畅有关,如果得不到及时调理,那么气血不足就会引发各种异常反应。比如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胃口不佳等,部分人还会出现舌头肿大的问题。
三级,不适感明显加重
到达这个等级时,人体的不适感就比较明显了,循环不畅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进一步加深。比如爱出油的人,可能会脱发,手脚冰凉的人,肌肉组织会有疲惫感、疼痛感,且得不到有效缓解。
四级,湿寒入骨
“湿气重”到了这个阶段,说明机体各方面功能已经乱套了。患者不仅会出现脾胃虚弱、消化不畅、大便不成型等问题,还会引发关节疼痛。
三、“湿邪入体”别发愁,“贴贴”就能搞定!
针对祛湿化瘀,相信大家听过不少方法,比如调理饮食、纠正错误习惯、加强锻炼从内部驱散湿气等,可真正能坚持做到,并成功祛湿的人并不多,原因可想而知。
当代人生活忙碌,再加上工作需要、人际交往等客观因素,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运动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也因此,想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调理,驱赶体内多余湿气,短期内往往无法实现。
现在有一个好方法,可以在睡梦中赶走湿气。国学大师南怀瑾提到,将艾绒、桂圆肉、酸枣仁、花椒打碎搓成小团,放置在肚脐内用胶布封好,便可赶走体内湿邪。
此法主是通过“脐疗”方式,让温热属性药材发挥作用。肚脐位置特殊,内陷式结构使药物更容易渗透入体。肚脐部位紧贴脏器,同时又汇聚着重要的血脉和经络,“脐疗”一次往往能达到全身调理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不同的人,“湿气重”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在“脐疗”过程中,调理的频率也需要做一些细微调整。把握调理节奏,有时候比调理本身更重要。
一般来说,针对大部分湿寒者,按照“贴3休1”的频率就能实现有效祛湿。但如果“湿邪入体”时间久,程度较深,不适感非常明显,则建议按照“贴5休2”的节奏进行调理。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自己的“湿寒”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祛湿化瘀”重在平时,积极调理才能避免“湿气重”带来的各种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