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变量法

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研究方法。

1.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探究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

7.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8.探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9.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0.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的因素。

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中影响电流方向的因素。

16.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常用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内容)(1)


二、转换法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1.物体振动发声。音叉振动时使悬挂着的小纸球被反复弹开的视觉效果来转换其不易觉察到的振动。

2.蒸发。对于酒精、水等的蒸发过程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通过湿衣服变干、空气中闻到酒精的气味来感觉。

3.力。探究力的三要素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的。

4..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5.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利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来完成的。

6.液体压强。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管内的水位高度差大小来说明。

7.分子无规则运动。利用扩现象来说明。

8.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将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滑动距离的大小得出和哪些因素有关。

9.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将重力势能转换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得出的。

10.磁场分布。将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铁屑的分布,通过受磁力作用的铁屑分布来反映磁场的分布。

11.探究电流周围有磁场。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有磁场。

12.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转换为电磁铁对大头针吸引数目的多少来说明磁性强弱。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像,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用等效电路来解决问题。

四、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末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

1.用水流类比电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五、图象法。

图像法是利用图象这种形象的数学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的方法。

1.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