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村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古朴,宁静。

村外,碧水流淌,山峦蜿蜒,草甸沙洲,板桥村姑,渔夫竹筏,无需任何修饰,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画!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

漳村人对这条河有着特殊的感情,村里的日常生活是全部依赖这条河。现在村民还是喜欢每天清晨在这里洗衣,淘菜。任俗世繁华万千,我自耕田,放牛,细数岁月流淌,烟火氤氲。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2)

上世纪70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划着船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取景地,就在村外的漳溪河。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3)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4)

如今,漳溪河里的水流不像电影中那么湍急,平静的河面上有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夫却成为了“网红”。在婺源县几天,我就两次起早去追“网红”。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5)

清晨,我们匆匆赶到漳村。水雾蒸腾,一层轻纱笼罩在河面上,被朝霞染成了金黄色。飘渺的金纱中,一叶挂着红灯笼的渔舟穿透雾幔划来,显得飘逸,轻柔、淡雅、诡异。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6)

一汪碧水,半江金纱。朦胧的雾纱犹似风情万种的水袖轻拂,温馨的场景让人仿佛觉得自己置身在仙境。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7)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8)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9)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0)

渔夫就是“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王利保。他在金色晨雾制造出的简洁而又富有变化的背景中,时而撑着船在江雾中穿行,时而抽旱烟、用葫芦喝着酒在船头小憩,时而挥臂撒网,在河面抛出漂亮的弧线……将原始质朴的捕鱼方式幻化成了奢华的享乐!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1)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2)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3)

这位只撒网不打鱼的“渔夫模特”,凭借独特的渔翁形象,以河面为纸,竹篙为笔,把渔夫水上的生产、生活场景,写意成了一幅幅水墨丹青。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4)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5)

我被这水舞间流动的艺术所感染,不断地用手中的“长枪短炮”,把这些形象生动的场景定格在自己的相机里。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6)

漳村的精髓就在这一片幽静的河面上。河上一座被誉为中国最长板凳桥,更是漳村最为有名的形象符号。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7)

2016年,电视剧《欢乐颂2》在漳村拍摄,著名演员刘涛、杨烁在漳溪河的板凳桥上,演绎一幕幕美丽的爱情故事,再一次惹火了漳村,惹火了漳溪河,惹火了板凳桥。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8)

板凳桥长一百多米,是一条简易的人行桥,由一张张纯木的大板凳拼接而成,故名板凳桥。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19)

这座原始风格的拙朴木桥,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村民却是完完全全的谐调一致的。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20)

黛绿的漳河澄波静寂,宛如时光般空灵舒缓。千年万年白云苍狗,似乎从来不曾在这里留下痕迹。涣涣的河水,默默的长桥,静谧之中仿佛又弥漫着些许灵气。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21)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22)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23)

小桥横卧,倒映水中。几个身着蓝布青花衣的“村姑”,撑着油纸伞走上桥来,或闲立桥上举目远眺,或静坐桥面窃窃耳语,或悠闲漫步,或携手同行……成为这山水画卷中静美生动的“画眼”。

婺源县汪口村(婺源漳村一汪碧水)(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