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了一幅水墨画《连年有余》,亭亭玉立的荷叶下,一群黑、红鲤鱼游戏其间,怡然自得,活灵活现,忽然想起“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诗句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水墨丹青传统艺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水墨丹青传统艺术(水墨丹青之美)

水墨丹青传统艺术

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了一幅水墨画《连年有余》,亭亭玉立的荷叶下,一群黑、红鲤鱼游戏其间,怡然自得,活灵活现,忽然想起“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诗句来。

  也许是缺少天赋的原因吧,对于水墨丹青,我可以说一无所知,也总是充满好奇,简简单单的几种色彩,为何在画师的笔下就能神奇地变成一幅神韵传神的水墨丹青画。

  正巧,画师进来了,原来是陈警官。虽说很熟悉,但竟然不知道他还有如此绝技。真人不露相,此言不错。

  我于是请教起来,“陈大哥,画鱼必须配莲花吗?”

 他说:“画荷花和鱼是有寓意的,连和莲,余和鱼是谐音,山管人丁水管财,所以人们总在过年时挂一幅连年有余的年画。”

  “那怎么才能称作是一幅好画呢?”

  “要气韵生动,布局合理。鱼要符合鱼的生活习性,你看鱼喜欢成群结队,你如果只画单个的鱼,就缺少韵味。”

  “那为什么你画的鱼这么生动,有什么技巧吗?”

  “技巧是有,可技巧是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的,不下苦功,哪里谈得上技巧。为了画好鱼,我养了一大缸的鱼,我每天都观察它们的神态,几年下来,得画了一万多张吧,有时,做梦还梦到鱼呐。你平时看鱼是不是一看而过?”

  我点了点头。

  “那么,鱼在水中是什么形态?”

  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陈警官笑道,“这就叫熟视无睹,人往往就是这样,越熟悉的越会忘记。”

  “你这算痴迷了吧!”我不由地感叹道。

  “算是吧,可一旦画进去了,就觉得很有意思。其实,哪一行都很好,只要你琢磨,摸出门道,总会有所成就。当然了,你要能耐得住寂寞。”

  他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徐悲鸿画马的故事。为了画马,徐悲鸿常常跟在马车的后面,观察马跑动的样子。一次,他只顾观察,却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手、脸都擦破了,可他不管不顾,继续跟着马车后面跑。就凭着这股韧劲,徐悲鸿画的骏马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他画的奔马气势雄伟,蹄下生风,奔腾不羁,催人奋进。

  “宝剑锋利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辛勤的付出,哪能有甜美的收获。

  培养高尚的情操吧,做一个学有所悟的人,于是我暗暗告诫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