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在几十年的革命战斗之中,我军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身经百战的名将,大授衔时有一千多位开国将帅,但在众多的将帅之中,能被称为“军事家”的仅有36人。

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1)

林彪、粟裕、刘伯承三人都在其中,在许多人的认识之中,林彪和粟裕被誉为我军的“双子星”,刘伯承似乎不能与他们相比,即便是评“战神”,也只会是在“林、粟”之中二选一。

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他们对刘伯承缺乏了解,论资历刘伯承远比林、粟二人要资历深厚,是革命的先行者,刘伯承在辛亥革命时期参军,参与讨伐袁世凯,以及护国战争,在1926年入党。

在那个时候刘伯承就因为眼睛动手术不用麻药,被誉为“军神”,在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第15军军长,是我党人员在国民政府中第一个担任军长职务的人,那个时候的林、粟还名不经传。

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2)

刘伯承称得上是能文能武,他的军事理论功底深厚,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苏区军事政治学校的校长,在红军时期刘伯承就想办一所红军自己的军校,可是条件不允许。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11月,刘伯承牵头组建解放军军事学院,担任院长兼政委,夙愿终于实现了,在他担任院长期间,培养出了近两万名现代化军事指挥人才,对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战斗指挥方面,刘伯承也是一流的,如四渡赤水和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都是经典的战役,毛泽东曾称赞“刘伯承是条龙”,朱老总曾称赞刘伯承是“军事奇才”,蒋介石感叹手下无人能跟刘伯承相比。

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3)

值得一说的是,在1947年,豫北战役结束之后,冀南各界联合向刘伯承送了一块牌匾,上书“常胜将军”四个字,在我军之中仅有刘伯承收到这样的牌匾,不过刘伯承很谦虚,自称“不敢当”。

刘伯承多次说粟裕才是常胜将军,林总评价粟裕“尽打神仙仗”,就连毛主席也研究过粟裕的战术,对其评价很高,粟裕曾多次推辞不愿当元帅,毛主席最后一定要他当第一大将。

刘伯承称赞粟裕为“常胜将军”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在1949年9月27日,《人民日报》上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常胜将军粟裕》,这是公开称粟裕为常胜将军。

就连林总也不曾得到这样的称号,因为虽然林总的名气很大,但吃过不少败仗,尽管林总指挥的辽西战役被写进西点军校的教材,却不能用“常胜将军”形容,加上后来坠亡,就更不可能成为“战神”。

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林彪和粟裕再加刘伯承)(4)

综合各方面的评价,粟裕现是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之后《人民日报》公开称其为“常胜将军”,由此可见,粟裕才是官方认可的“战神”级别的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