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就是我们以前的雨鞋吧!一年四季,无论雨雪,均可穿。
小时候,记得家里给我做过一双木屐,牛皮鞋面,木齿下面有四颗钉。那时候喜欢串门,遇上下雨天,就在妈妈给做的「千层底」外面,套上一双木屐,既能防水,避免布鞋打湿,也可以防滑,在泥泞的下雨天如履平地。
穿着木屐走在老街巷的石板路上,发出咔哒哒的声音,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陆游的「卧听深泥浅屐声」,犹如耳边。
最喜欢穿着木屐在青苔泥路上走,青苔路特别滑,平时不敢走,穿上木屐后,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走过之后,青苔上清晰可见一排排的四个一组的印记。小时候课本里的那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感触特别深。
在雨水多的南方,江浙、福建、两广、湖南等地,都有不同样式的木屐,木制、竹制,鞋套型的也被称作「“泥屐」。更热的一些区域有拖鞋型的,直接穿在脚上。木屐底部的两个木齿,很像家里用的小板凳,所以,有些地方也有称「板凳鞋」。
「远看是座桥,近看是个猫,别看猫小,驮着人跑。」说的是北方地区的「毛窝子」,鞋底是木制的,鞋面是用蒲草编制而成。在北方的大雪天里,套上一双「毛窝子」,十分暖和。
提到「木屐」,在今日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已指向了「日本」。其实,木屐,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
良渚文化出土的木屐,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急就篇》载:「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木屐在当时,已是生活寻常之物。
三国朱然墓出土过一双汉代漆器木屐,华丽而精美。汉晋时期,木屐还有男方女圆的区别,这一习俗一直在潮汕木屐里有所保留。
三国朱然墓出土的漆器木屐
东晋时期的木屐
明代时期的木屐
诗文是生活的印记。历朝的诗文中都有木屐的身影,只不过当这样器物从我们身边消失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它的含义了。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是南朝名仕谢灵运所创,因其喜游山陟岭,特制了一种屐齿可装卸的木屐,上山留后齿,下山留前齿,故而得名。
「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在《越女诗》中,李白记载了江浙女子的着装,「鸦头袜」就是指拇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袜子,是当时为了穿着人字型木屐而专配的。现如今,这样的形象,已经成了日本文化的特征。
泊油路,水泥地,塑胶雨鞋、鞋套……雨雪天气来的时候,已经没了泥泞之路,我们也有更多样的鞋具去应对防潮保暖。即使是一些偏远的乡村,木屐也早已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了,成了另外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当我们读到那些记载着木屐的诗句时,我们会有怎么样的感触?也许,很难再有那种清晰的感知了吧,踏着沉甸甸木鞋子,回响在街巷里咔嗒声,印在青苔上的齿痕……
物与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着它的意涵与指向。大概,文化始终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吧,只是我们应该搞清楚它们来时的路。
图片来源:互联网络
特别鸣谢:日用群友@何卷阿提供部分内容
歡迎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接收最新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日用之道』微信號:riyongzhidao
关注平台,我们一起努力探索日用之道
调阅往期资讯,
寻日用之道,出适用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