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着用几个名词解释,把阿富汗的一些事说清楚,貌似简单,背后一点都不简单。

1、塔利班。

英文Taliban,是普什图语“塔里布”(Talib)的复数形式。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组织,意思是:“伊斯兰教的学生”。

这汉语名字是纯粹的音译,你注意到没,英文书写与汉语拼音一模一样。也有人意译为神学士。

有人总是把塔利班和本·拉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容易混淆,我帮你梳理一下。

塔利班诞生、壮大、发展、收敛、复出、执政......,一直在阿富汗,它“很爱国”,没有离开过祖国。

至于后来产生的“巴塔”(巴基斯坦塔利班),不是阿富汗塔利班派出机构,只是受其影响。活跃于中东地区的IS组织,包括世人皆知、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与塔利班也仅仅是有时候“理想”碰撞出火花,有所勾结而已。

就是说,塔利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和本·拉登旗下的“基地”组织,不是一回事,你明白这个就行。

塔利班发源于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区。坎大哈省位于阿富汗西南地区,其首府坎大哈市,是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建在一片海拔1000米左右的绿洲上。懂地理的同学知道,就阿富汗的地理环境而言,海拔1000米,那就是优质地域。

1989年,前苏联撤出阿富汗后(后面要讲到苏联的入侵),阿富汗开始了历经多年的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一支新力量塔利班萌芽诞生了,我们叫他新军阀也是可以的。

1994年6月,一名叫奥马尔的宗教学校校长,在坎大哈当地难民营的宗教学生中,挑选了800名战士,自称“伊斯兰教的学生”(即塔利班)。

在当时环境下,奥马尔适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铲除军阀、重建国家、反对腐败、恢复商业。这种救民于水火的强大号召力,瞬间获得了众多南方军队将领的支持,从而迅速成长为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到1995年末,塔利班武装力量超过50000人,已经可以对阿富汗境内任何一股武装力量形成碾压。

1996年3月,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得到了来自境内1500名普什图人毛拉(伊斯兰学者)的推举,并在4月成为埃米尔(贵族头衔,相当于酋长),奠定了他在阿富汗伊斯兰教界的神圣地位。

在支持者的簇拥下,信奉伊斯兰纯教旨主义的奥马尔发动了“向首都喀布尔进军”的计划。1996年9月底,塔利班已经全面控制了首都喀布尔,之后控制了包括喀布尔在内的全国90%以上的领土。

塔利班执掌阿富汗后,一直没得到联合国的承认。在国际上,也只有巴基斯坦、沙特、阿联酋三个国家承认他们。

在2001年3月,发生了一件世人皆知的大事。这一年,塔利班政权不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反对,用炸药及坦克炮火,摧毁了始建于公元5世纪、已经存在了1500多年、被联合国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高52.5米的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

阿富汗怎么变天的 阿富汗一夜变天(1)

这一件事,其实结下了塔利班与现代文明国家之间的梁子。后来更大的事就不详述了:2001年9月,纽约双子塔被摧毁,美国认定是本·拉登干的。而这一时期,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又和塔利班有所勾结,美国以找到本·拉登的名义,入侵阿富汗。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了本·拉登之后,开始扶持阿富汗境内亲美力量上台。美军在阿富汗一呆,就是20年,直到今天。

2、基地组织。

“基地”(qaeda) 音译为卡达或凯达,辞源于阿拉伯语qaf-ayn-dal,“基地”组织本不该叫“基地”,它的直意可以是“基地”、“营地”、“家”或者“根本”,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组织”、“原则”、“方式”、“方法”和“普遍真理”的意思。

本·拉登的信息各位同学就很清楚了。出生于1957年,2011年被美国人打死,要活到今天,也有64岁了。

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出生于沙特阿拉伯与皇室有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的本·拉登,离家参加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抵抗苏联的入侵,并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并担任最高领导人。

现在你明白了吧,本·拉登建立的“基地”组织在先,奥马尔建立的塔利班在后。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本·拉登给“户籍地”的沙特阿拉伯国王建议,用基地组织保卫国家,但被一口回绝。同时沙特同意美军在本国建立军事基地。本·拉登对沙特国王的“引狼入室”做法非常不满,双方开始龌龊,沙特一生气,注销了本·拉登的“户口”。

看吧,短短几年时间,本·拉登就和美国人,从对方扶持的密友,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1989年,前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后,本·拉登在阿富汗没有了敌人,于是他回到祖国沙特,直到上文所述的与沙特政府龌龊。政府注销其国籍,驱逐其出境。他先逃亡到也门,后逃亡至苏丹,并在苏丹重建基地组织。1996年5月,被要求离开苏丹,又辗转返回阿富汗。

这个时候,本·拉登对美国在科威特驻军等行为极其仇视,并制造了一系列包括9.11在内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直到最后,因为美国入侵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从而也影响了塔利班在阿富汗的生存,这里就不展开了。

在2001年9.11之后,一直到2011年美国人干掉本·拉登这10年间,本·拉登这个名字流传了很多小故事。有个笑话说,当年美国人的卫星每天晚上飞过河南省的上空时,都能听到“拉灯,睡觉”(请用河南口音读)的中文,于是判定本·拉登藏在河南省。

阿富汗怎么变天的 阿富汗一夜变天(2)

3、阿洪扎达:塔利班象征意义领导人

海巴图拉·阿洪扎达,这位神秘的塔利班一号人物,也是塔利班的第三代领袖,自从2016年接任以来,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在公众面前出现过,只在每年伊斯兰教的节日里才罕见地发出声明。

阿洪扎达原来是塔利班前任领导人阿赫塔尔·曼苏尔的副手,2016年5月曼苏尔被美军无人机炸死之前,曾经留下遗嘱,指名由阿洪扎达来继任塔利班领导人职位。

阿洪扎达大概60岁左右,出生于塔利班大本营坎大哈省,是塔利班内部强调暴力手段、拒绝与阿富汗政府谈判的“鹰派”代表人物。

他曾是曼苏尔的两大副手之一,在塔利班内部担任“首席法官”,负责“宗教”与“司法审判”事务。他先前经常对外发表声明,为阿富汗塔利班袭击阿富汗政府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行动“正名”。

与塔利班前任领导人不同的是,阿洪扎达并不是因战场上的表现出名,而是更加注重宗教和律法研究。

因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他作为领袖的角色起到的更多是象征意义、而不是具体操作上的作用。

在前任领袖曼苏尔死后,塔利班曾因暴力权力斗争而分裂,因此阿洪扎达还肩负着团结起塔利班的重要任务。

阿富汗怎么变天的 阿富汗一夜变天(3)

4、巴拉达尔:很可能是阿富汗新政权领导人。

比起神秘的最高领导人,阿富汗塔利班的二号人物,阿卜杜勒·加尼·巴拉达尔更为外界所熟悉,他是塔利班最高领导层中最频繁对外露面的人物。

1968年出生的巴拉达尔是塔利班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塔利班的三朝元老。

上世纪90年代他跟随第一代领导人奥马尔一起建立了塔利班,是奥马尔最信任的指挥官之一,他俩还是姻亲——巴拉达尔的妻子是奥马尔的妹妹。

90年代中期,奥马尔领导的塔利班曾横扫阿富汗,在这背后,巴拉达尔作为一名战略顾问,被广泛认为是带领塔利班取得这些军事战争胜利的关键。

在塔利班20年的流亡生涯中,巴拉达尔以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狡猾的政治操纵能力被西方认知,西方外交官开始将他视为最适合进行政治接触的对象。

巴拉达尔在美军入侵阿富汗后,主导了数次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的和平对话,但由于塔利班在军事上节节败退,谈判收效甚微。

由于当时美国奥巴马政府担心巴拉达尔的军事能力,2010年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巴拉达尔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被安全部队抓获,并一直被关押至2018年。

2018年,华盛顿的态度发生变化。巴拉达尔令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相信,他能让塔利班与美国进行谈判,于是特朗普施压巴基斯坦方面,令巴拉达尔2018年被释放。

有外媒认为,塔利班即将组建新的政府,巴拉达尔有可能成为新政府的掌权人。

阿富汗怎么变天的 阿富汗一夜变天(4)

到这里我们小结一下:未来的所谓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模式,很有可能与伊朗有点相似,阿洪扎达可能是宗教精神领袖,巴拉达尔可能是最高长官。

5、加尼,刚刚逃亡的阿富汗总统

1949年,阿什拉夫·加尼出生于阿富汗卢格尔省的一个普什图族家庭,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阿什拉夫·加尼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任职,并曾随世界银行官员主持过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加尼还曾担任前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顾问,2002年出任卡尔扎伊过渡政府财政部长。

2009年,阿什拉夫·加尼曾参加阿富汗大选,但以不到3%的得票率落败。

2014年9月21日,阿什拉夫·加尼在选举中获胜并当选总统。

2020年2月19日,加尼再次当选,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任期5年。

前天,2021年8月15日,加尼同意辞职,开始逃亡生涯。

你从加尼一系列的人生经历,应该已经品味出很多背后的门道了。

阿富汗怎么变天的 阿富汗一夜变天(5)

6、瓦罕走廊

很多同学关心阿富汗与中国接壤的那一段边界,你看地图就知道,阿富汗地图右上角伸出一个角,与我国接壤,这就是著名的瓦罕走廊。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瓦罕走廊的形成,是英俄两大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

19世纪末,沙俄不断在中亚进行侵略扩张,与此同时,英国势力从印度西进。

1895年3月11日,英俄为避免进一步冲突,背着中国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不但划定两国瓜分帕米尔的势力分界线,而且将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划作两国间的“缓冲地带”,这就是今天的瓦罕走廊。

这个走廊,会不会在未来十年八年里,就通高速公路了?因为阿富汗新政权最需要的就是靠谱的外来投资。

阿富汗怎么变天的 阿富汗一夜变天(6)

7、地缘政治

上面解释了这么多,很多都与一个词有关:地缘政治。这个词,也是这几天我们接收阿富汗相关信息中听到频次最高的词之一。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项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用一句通俗话说,就是用地理来解释政治现象。

阿富汗之所以屡屡成为世界焦点,大国插手之地,根子就在地缘政治。北面是俄罗斯势力地盘,南面是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印巴,西面接壤伊朗,东面是咱,哪一个不是美国天天琢磨的对象?!这一点很多人已经剖析得非常清晰,这里就不赘述了。

阿富汗本来是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一点,足可以让它和沙特阿拉伯石油国家一样富裕。但因为地缘政治因素,其4000万疾苦百姓,已经在外敌屡屡入侵、内战多年消耗中度过了一代又一代人。

可怜的阿富汗人,何时是个尽头?!

全文完。辛苦码字和反复确认信息,如果你认为值得一读,请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