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保丽龙(保丽龙大王家族内战)(1)

· 这是王昊说财富第 1580篇原创文章

· 全文共3000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全球最大的保丽龙(泡沫塑料)原料厂见龙机构,在其创始人廖有章去世之后,就像自己生产的泡沫塑料一样,被各方争夺股权等问题弄得残破不堪,十年纷争依然没有结果。

0

1

泡沫塑料大王

保丽龙大王廖有章,已经去世十余年了。

而他遗留下来的公司,正深深陷入股权战争中。

由于曾经的股权代持问题,各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

在这种无休无止看不到头的斗争中,见龙机构元气大伤。

这种纷争,在公司创立不久就埋下了伏笔。

新买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里面有泡沫塑料作为防震的包装。

一些运输少量海鲜、水果的箱子,也是泡沫塑料所制造的。

凡是需要减震和轻薄而不怎么需要考虑坚固的地方,都会有泡沫塑料出没。

假扮保丽龙(保丽龙大王家族内战)(2)

这玩意除了容易损坏,以及烧了之后到处飘黑灰之外,基本没什么缺点。

它还有个音译的名字,叫做保丽龙,保护美丽的龙,名字和寓意都很好。

保丽龙原材料,是一种叫做发泡聚苯乙烯(EPS)的化工产物,而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公司,就是台湾商人廖有章。

0

2

创业之初

七十年代,廖有章认定化学品原料的市场前景很广阔,于是和亲朋好友凑了一笔钱,设立“见欣贸易”,后更名为见龙实业,主要从事尿素、添加剂、辅料等进出口生意。

没过多久,正赶上两伊战争,受其影响,全世界的石油以及相关制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廖有章因为手头囤积不少货,从而大赚一笔。

五年之后,廖有章不再做这种进出口的转手生意,而是决定自己来制造。

他在高雄建立工厂,就是见龙化工,后来改名为和桥实业,开始生产发泡聚苯乙烯。

当时为了照顾亲朋好友,他给同辈的姐妹们每人5万元股份。

然后又拉来两个小辈,侄子廖铭泽、李清良,分别投入10万元和50万元,并且承诺每年给他们进行分红。

很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力招商引资,不仅有不少欧美商人前来投资,港澳台新马泰等地的华人华裔更是蜂拥而至。

廖有章也看准了中国大陆的开放和各种优惠,准备在大陆地区投资。

假扮保丽龙(保丽龙大王家族内战)(3)

0

3

埋下隐患

他成立了龙一公司,其中见龙实业持股19%,和桥实业持股81%,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

由于当时的政策所限制,身为台湾人的廖有章投资大陆不方便,于是他就绕道香港,注册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和桥公司、新桥公司、见龙创投公司。

这三家公司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控制保丽龙包材等相关的7家公司,后来还以相同的方式投资宁波、江阴、东莞、天津4个厂。

不仅如此,公司还计划招来三菱商事以及日本最大的保丽龙工厂TOHO,这两家公司也分别拥有约10%的股份。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廖有章终于可以在大陆地区站稳脚跟,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和销售。

仅仅15年的时间,见龙化工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EPS制造商,其中9成产品都在大陆销售。

然而,就是这家龙一公司的股份问题,最终引起了争议。

根据《财讯》记者的相关采访可以看到,见龙机构副总经理杨政达表示,当时为了效率,为了方便,所以廖有章告诉股东,先把香港3家公司名字登记在廖有章、廖振铎、陈姓财务长的名下。

并且这位创始人还提到,在大陆投资的钱,是由龙一公司所出。

问题是,通过查账目发现,香港公司的钱并不是从龙一公司那里出的。

杨政达解释说,当初会计账上有不少没记载的钱,廖有章就是拿着这些钱,去大陆投资的。

虽然这种事并不怎么符合流程,但是廖有章每年都按时给股东分红,大家也就没质疑过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分红的钱,并不是直接从龙一公司拿的,而是廖有章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三龙公司,从这里拿的。

廖有章还在世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调整这种情况。

0

4

去世与争夺

2006年,廖有章想要把香港的三家公司合并成一个,然后再由境外公司控股香港公司,让香港公司上市。

可惜的是,事情的进展一直不顺。

先是遇到了金融海啸,被喊停。

2010年,廖有章患上了癌症。

为了治病,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前往美国接受治疗,结果因为一次小小的感冒,不幸去世。

对于公司股权的整理,自然也是无疾而终。

长子廖文铎认为,见龙机构投资的大陆公司,应该归他所有。

次子廖文铎和老股东则认为,应该延续廖有章时代的情况,大陆股份属于全体股东。

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夺,甚至闹上了法庭。

只是11年过去了,依然没见到最终的争夺结果。

0

5

各执一词

在廖有章晚年,曾经学习台塑集团的做法,成立6人小组。

组员包括廖有章自己,两个儿子廖振铎、廖文铎,以及廖铭泽等,这6人来决定公司的大小事务。

在廖有章去世后不久,5人小组就推荐廖振铎来担任董事长。

根据廖文铎所说,父亲廖有章去世之后几个月,廖振铎就说6人小组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全部回归董事会。

并且这位哥哥还不再公开报表、人事案等资料,廖文铎想要看都不被允许。

境外、海外公司的董事会,也都换上了廖振铎自己的人。

假扮保丽龙(保丽龙大王家族内战)(4)

杨政达也表示,廖振铎曾经以董事身份,向投审会申请把三龙公司62%股权,转卖给英属维群岛卓商越创亿投资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背后的股东,就有廖振铎。

也就是说,他准备把三龙公司的股权,全部转到自己控股的公司里面去。

这件事由于各个小股东以及日方股东等诸多方面的抵制,最终撤回申请。

为了防止廖振铎再有什么动作,廖有章的遗孀廖黄香紧急向英属维京群岛法院声请,登记自己成为廖有章遗产临时管理人获准,并解任廖振铎董事职务。

当然,这种作法廖振铎并不认同,他认为这是弟弟廖文铎在利用母亲的遗孀身份,向BVI法院声请登记为临时性遗产管理人,违法解任他在三龙的董事身份。

他申请确认母亲与三龙间董事委任关系不存在。

廖文铎和母亲一起,指责大哥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意图拆掉公司。

廖振铎则认为母亲和弟弟违法召开股东会、解任长子董事职务,以及违法自选为新任董事等操作,已经严重影响公司运营。

0

6

对公司的伤害

次子和母亲那一派还强调,就算拿回台湾和香港公司法定代表人资格,但是廖振铎那边拒绝交出公司章以及各种执照等资料,所以他们也就没办法变更中国官方的登记工厂代表。

也就没办法拿回公司的实际经营权。

和这些困难相比,他们更担心的是时间问题。

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就算拿回了公司的各种权力,但是如果这期间廖振铎已经搬空了公司,那么他们只能拿回一个空壳子。

要知道,廖振铎正在中国广东珠海、陕西延川等地兴建起自己的工厂。

一旦工厂投产,那么他完全可以把公司的业务都转移过来,到时候,弟弟和母亲就算拿回了老公司的权力,也相当于什么都没得到。

假扮保丽龙(保丽龙大王家族内战)(5)

0

7

打好提前量很重要

双方的意见严重不和,对于事情真相的说法也是各执一词。

唯一双方都认同的事情是,这种争斗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只可惜,大家谁也不愿意退让一步,事情一拖就是十年之久。

当初廖有章为了一时方便,而埋下了日后争端的导火索,如今儿子们的争斗,可以说都是在为当时的方便买单。

他对公司股权的梳理,也略显太晚,这种事情什么时候开始做,都并不嫌早。

在中国大陆地区,类似的代持情况也很普遍。

不少创一代的想法也和廖有章相似,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

然而事实证明,如果核心人物在世并且还有能力掌控公司的时候不去解决这种问题,那么一旦灵魂人物去世,就一定会引发家族内战之类动乱。

毕竟,关于家族企业的平稳传承,其实也就在平时的日积月累之中。

而不是临门一脚突然想起来要传承,就能把事情做好。

更何况,更多的情况是,没来得及进行传承的安排,就出现了各种意外。

声明:文章版权归平台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关注王昊说财富

分享财富世界的点滴

假扮保丽龙(保丽龙大王家族内战)(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