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而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家族在历史中如同绚烂的烟花,达到巅峰后,又快速凋谢。

正因为如此,也就出现了“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这样的话语。

但是在中国却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的财富的延绵已经超过了15代,它就是贝聿铭的家族——苏州贝家。

贝聿铭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贝祖诒,祖父是创建上海银行的贝哉安,再往上数3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人们在对贝聿铭家族的财富延绵,为何能如此长久进行深究时发现,这其中的秘密,就藏在了贝聿铭家族的家训中......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1)

姑苏贝家到底有多有钱?

走进姑苏,可以找到不少贝家鼎盛时留下的痕迹,不少老人依稀听过贝家600多年的辉煌历史。

明朝末年时期,兵荒马乱,贝家老祖为了躲避灾祸,从浙江兰溪搬迁到了江苏苏州。

因为逃难而来,所以并未带过多的家当,但是本身就习得一手好医术的他,一草药为生,在苏州逐渐起家。

起初,在苏州人生地不熟的他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是本身就乐善好施的贝兰堂凭借自己的人品慢慢征服了当地的百姓。

此后,贝兰堂的子孙逐渐继承了贝兰堂的衣钵,在苏州将草药生意逐渐做大。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2)

到了贝家的二代、三代时,在苏州扎根的贝氏家族已经逐渐成为了 “南濠四富”戈、毛、贝、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家族。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众多园林中,狮子林确实四大园林中,特殊的存在。

清朝年间,偶然间看到狮子林画的乾隆,对狮子林十分喜爱,为此在他的一生中,每到苏州,必到狮子林游览,这其中他还曾3次为狮子林题匾,迄今为止,如果去狮子林游览还能看到乾隆留下的“真趣”牌匾。

这一极具传奇的狮子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来到了贝家手中,这个地方也成为了贝聿铭幼时最重要的记忆的一部分。

但除了拥有彰显财富的东西以外,底蕴丰厚的贝家也是人才辈出。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3)

贝聿铭在狮子林

除了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以外,往上推三代贝聿铭的叔祖长辈,也是民国时期有头有脸的人物。

贝聿铭的祖父贝理泰在成年后,并没有延续家里一直从事的草药生意,反而是选择踏入了金融行业。

1915年,贝理泰作为上海银行的创始人,从普通市民的需求着手,快速打开了他在上海金融行业的局面,此后更是在金融行业的风生水起,世人更是将他称为“金融世家”。

贝聿铭的叔祖贝润生,更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颜料大王”。

作为贝家并不富裕的一支血脉,贝润生可以称为商业奇才,因为年幼时父亲早早的过世,只能依靠母亲为生,所以这也让他很早就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4)

在贫困的生活中,贝润生并没有放弃,16岁时,贝润生拿着祖父给的两块银元只身来到上海,在瑞康颜料厂当学徒。

并在这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被瑞康老板倚重,成为了瑞康行经理,之后凭借敏锐的商业目光,以及家族谆谆教导的诚实肯干,一跃成为了上海的商业巨头,人们口中熟知的“颜料大王”。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更是民国时期,与宋子文等人一般,是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1918年,因为军阀的割据,让贝祖贻不得不带着妻子与孩子奔赴香港,彼时,在香港重建分行的他可谓是寸步难行。

当时的香港,在英国人的管控下,对中国人并不友好,并且贝祖贻能动用的资金也少的可怜,但是贝祖贻却敏锐地洞察到,当时香港在这方面的法规并不严格,于是通过赚取汇率的方式很快让他得到了原始的资金。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5)

通过几年的打拼,贝祖贻的快速成长很快撬动了当时部分英国人在香港的地位,也由此让人正视起了这个中国人。

1927年,十年的金融生涯,让贝祖贻声名鹊起,并在返回上海之时建立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此后的数年时间里,贝祖贻还出任过中国银行副总经理,以及在中国银行担任总裁以外。

本身实力不凡的他还曾担任过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

而值得一提的事情是,他的第二位夫人蒋士云更是张学良的挚爱。

对于这样显赫的家世传承,许多人都惊讶不已,究竟什么样的家庭能孕育出那么多卓尔不凡的人物,又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能如此有幸。

贝家的祖训

但实际上,在看到贝家的家训时,可能会豁然明朗。

“我们贝氏家族不重视金钱传承,但重视教育,重视家风建设。传承下来的贝家家训就提出‘重视科学,培育后人,敬业爱业,奋发图强.....谦虚谨慎,大方真诚。杜绝邪道,光宗耀祖......耕丰读显,礼仪重仁。遵纪守法,乐于助人......”

即便是百岁时,百家的祖训依旧深深的扎根在贝聿铭的脑子里,未曾忘记半分,而对于这样的祖训,贝家人也一直以此作为教育孩子,管束自己的重要教诲。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6)

这便是贝家的财富传承了数百年的秘籍,但尽管这番话如此简单,却一直贯穿着整个贝氏家族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搬到苏州的贝家人“以贸易为生,秉先代之良善,多于民以善事”。

尽管,在来到苏州地区后,贝家人并没有那么丰厚的财富积累,但是他们却一直延续着他们家一贯的良善传统,好善乐施,为贫苦百姓谋福利。

而这样的传统即便是到了贝聿铭的祖父,亦是如此,在金融界叱咤风云的他,在苏州担任商会会长的他,多次带头,发起募捐修路做好事。

不仅如此,在那个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为了鼓励中国女性能打破封建,他与他人一起专门成立了振华女子中学。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7)

1917年,贝聿铭的叔祖父买入杭州的狮子林,并投入巨额的资金将这个被荒废许久的园林修缮一新。

但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他感念于贝家一直以来的教育,也同时知道想要振兴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是什么,所以,对于这座人人羡慕的狮子林,他并没有占为己有。

牢牢将祖训记在心中的他,再次投入80余万人,将狮子林修缮一新,将狮子林供给贝家人。因为自小知道没有钱的困难,所以为了帮助家里那些曾经和他一样陷入困境的族人,在狮子林,他还设立了贝氏承训义庄以此来给他们提供帮助。

并积极的出钱帮助家族中,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并努力的改善他们的温饱。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8)

贝家的女性

除了贝家在外名声赫赫的男性,贝氏家族中的众多女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有句话这样说道“一个好的妻子,影响三代。”,这句话并非有假。

或许是深谙一个家族中女性,对于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影响,也深知一个女性对丈夫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未来妻子的时候,贝氏家族的男子选择,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一个指标“文化”。

所谓文化,即那些出生书香门第的名门女子,这些女性,他们懂得大体,除了是家里的贤内助以外,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影响也十分长远。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9)

庄莲君

贝聿铭的母亲庄莲君就是这样的存在,作为清朝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庄莲君本身就处于一个十分宁和的家庭中长大,不仅如此,她懂得诗文,且有着极高的艺术情操。

1917年,庄莲君生下了贝祖贻的长子贝聿铭。

在贝聿铭的回忆中,母亲占据了他童年十分重要的时光。

作为书香门第出生的大小姐,庄莲君给贝聿铭带来的童年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她不仅会抱着贝聿铭看她的书法与绘画,给他讲授这些东西的精妙之处。

在闲事,她还会带着贝聿铭兄妹们一起,酿酒、烧可口的饭菜,母亲的安静与平和,让贝聿铭自小就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平静由充满力量的性格。

除了这些以外,作为贝祖贻的长子,贝聿铭童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寺庙的日子。

“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寂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天快要破晓的时候,一种嘎吱嘎吱的古怪的呻吟声,那是竹子破土而出的声音,这便是我母亲对我的教诲之一,学会在寂静中倾听。”

这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让这个不过几岁的孩子感觉充满了奇妙,原本正值充满活力年纪的他,一开始并不喜欢寺庙中的清净,但是因为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到寺庙中清修是她日常活动中不可避免的。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10)

所以,在前去寺庙小住的时候,她经常会带上贝聿铭一同前往。寺庙中不沾荤腥,且让贝聿铭起初最难以忍受的,是那种安静,作为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只能在大人的世界中,没有小朋友的玩耍陪伴,还要像大人一般保持宁静,这种感觉,让他十分抗拒。

但是随着前去的次数慢慢增多,贝聿铭开始逐渐学习母亲一般,在蒲团上打坐,幽静的寺庙中,当她闭上了眼睛,耳朵变得愈发敏锐,各种神奇的声音也就此闯入了他的世界。

而除此之外,贝聿铭的母亲在与她其他朋友相处时的接人待遇,也成为了他十分深刻的营养。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11)

尽管,在13岁时,贝聿铭的母亲因为癌症永远的离开了他,但是母亲给他带来的影响却终身陪伴着他。

除此之外,早年跟随父亲在中国大地来回折返的贝聿铭,曾亲眼见识到,1934年,贝祖贻是如何通过其过硬的专业知识,改变中国陈旧的货币制度的。

当时贝聿铭的同学,都对其父亲贝祖贻的签名能出现在钱币上,但是对此早已受家族熏陶的贝聿铭心中却有了自己的目标,他满是认真的对自己同学说道“假以时日,你们将会在更多的地方看到我的影响。”

贝聿铭家族成员还有谁很出名的 15代名门500余年望族(12)

贝聿铭及其孩子夫人

在贝聿铭母亲去世后,新进门的蒋士云不许贝聿铭及他的三个兄弟姐妹与她同住,这也是的兄弟四人不得不搬出了他生活已久的家。

但是好在,祖父出面照顾了他们,并在此后的岁月中,带领他们见识他是如何将学费与物资资助给贝家需要帮助的亲戚,又是如何带领个贝家的数百口人一起参加祭祖,尽管在13岁时没有了母亲,又被父亲赶出了家,但是他却在祖父身边感受到了家族凝聚的力量。

这其中,祖父十分注重对他的教育,他曾告诉贝聿铭“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这也使得他在建造卢浮宫的“心脏”那座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在被强烈反对时,他依旧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也就才有了后来在玻璃金字塔建成后,无数人为之赞叹,也为他揽获了普利兹克奖。

但在贝聿铭接受的众多教育中,最重要的还是他骨子里对自己是个中国人的认可。

为此,他还以给“安定中国、建设中国、明礼中国”为寓意,给自己的三个儿子起名为“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以此告诫自己的孩子,他们时时刻刻是个中国人,倘若祖国需要定当义不容辞。

2017年,百岁的贝聿铭揽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时,他这样说道“我从来都不敢忘记父亲说的话,不敢忘记祖国,因为我的血管留的是中国人的血,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