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牌子越来越少,干事创业的精力越来越足”近日,面对来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江西省永修县燕坊镇城泉村党支部书记黄永诏说(9月2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倚老卖老有牌不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倚老卖老有牌不挂(有牌无实)

倚老卖老有牌不挂

“五花八门的牌子越来越少,干事创业的精力越来越足!”近日,面对来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江西省永修县燕坊镇城泉村党支部书记黄永诏说。(9月2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办事机构挂了很多“牌”,宣传牌、宣传板纷至沓来抢占村委会墙头“C”位,各种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往往是多块牌子一套人马,“挂牌”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考评与问责压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为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永修县纪委监委以整治基层挂牌不规范问题为切口,推动基层减负落实落细,不断为村级组织松绑减负。

乡镇村居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些牌子上墙,初衷是起到服务引导的作用,让基层群众看到牌子就知道办事到哪里,看到流程就知道办事怎么办。但牌子太多后就会给群众眼花缭乱的感觉。如果上墙的牌子,不能给老百姓办事提供方便,那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牌子在下面,根子在上边”。整治“牌子多”问题,本质是纠治背后根深蒂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端正政绩观,弄清楚形式主义的“废牌”重要,还是群众的获得幸福感、安全感重要。根治顽疾尤需重典。为防止“牌子多”问题反弹回潮,要有钉钉子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

考核评价基层单位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看牌子挂了多少。基层政府要对徒有虚名、可有可无的牌子,坚决清理掉。把做好服务的“牌子”挂在心上,对私心杂念的“牌子”坚决摈弃。实践证明,牌子再亮,工作干不好也是“零”;牌子再多,办不好事儿也没用。

为基层“摘牌”减负,要从上而下,上级部门在推动工作落实时,要注重倾听基层声音,减少牌子数量、提升工作质量,做到不看牌子看服务,点出问题见实效。

有“牌”无实,必然“牌”满为患。对基层而言,只有应付检查的牌子少了,为民服务的空间才能大了,真正把减负减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上,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也就越来越清晰。(文艳)